延庆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学校组织初三同学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学校印发的参观手册上有下面一段话,请你阅读这段话,完成⑴—⑷题(共8分) 中国科技史源远流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灿若繁星、浩如烟海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① (成就 成果)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中医学,“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众多科技成果创造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再次取得长足进步:铁基高温超导、量子科学、暗物质探测等基础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北斗导航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 ② (成就 成果);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高铁、核电、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大步走向世界。“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它们已经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我国辉煌的创新成就让人民倍感zhèn( )奋和自豪,也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⑴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载人航天(zǎi) “母”的第三笔是点 B.载人航天(zài) “母”的第三笔是横 C.载人航天(zài) “母”的第三笔是点 D.载人航天(zǎi) “母”的第三笔是横 ⑵文段中填入□中的标点和括号中的字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逗号 震 B.逗号 振 C.分号 震 D.分号 振 ⑶文段中填入横线①②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是(2分) A.成就 成果 B.成就 成就 C.成果 成就 D.成果 成果 ⑷文段中前四句话中有一个句子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加以修改(2分) 答: 2.中国科学技术馆建筑外观独具特色,同学们结合科技馆主题和该建筑造型创作了一副对联。下联是“科技成果若繁星似烟海,创新发明艳寰球”,请你根据文字介绍和图片选出合适的上联(2分)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正方体,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 A.新馆建筑如积木建魔方,解锁探秘深寓意 B.新馆建筑如巨锁像魔方,解锁探秘寓深意 C.新馆建筑鲁班锁巨魔方,解锁探秘寓深意 D.新馆建筑如积木相咬合,解锁探秘深寓意 3.在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的过程中,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参观感受,下列四则感受中使用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挑战与未来”展厅展示了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凸显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与贡献,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与憧憬。——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紧扣“挑战与未来”的主题,强烈表达了该同学对展厅中“人类未来”“科技创新”等内容的理解 B.“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展区主要有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丝绸之路地图以及国外传入我国的科技成果等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啊!——这句话用感叹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该同学对展厅丰富内容的感慨万千。 C.在“探索与发现”展厅中,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在参与中感受到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启迪,享受到探索与发现所带来的快乐,怎不让人流连忘返呢?——这句话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同学们对这个展厅的喜爱、不愿离去。 D.“特效影院”展区中的一个个影院就如一台台时空穿梭机,带领我们上天、入地、下海……体验各类影视特效刺激,身临其境的感觉太棒了!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特效影院”让人感受到时空穿梭的快乐。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
1(4)(2分)答案示例:创造改为影响、推动、加快、促进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