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1.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三角贸易B.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 C.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明...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 11、宪章运动(A) 1836~1858年,英国工人阶级为实现《人民宪章》的规定,展开了为时22年的宪章运动,成为一次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早期工人运...
21.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国家名称的改变 B.社会制度的变化 C.经济体制的变化 D.两级格局的结束 2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民族危...
1、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此类试题往往涉及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要求学生答题时要作正反两面解析;引导学生的思维向不同方向延伸,展开学术式的争论,从不同立场...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部分(1917年~现在) 1、十月革命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B) (1)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时间:1917年11月;②领导者:列宁;③结果:彼得格勒武装...
11.下列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两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
分析说明题型是传统的大型主观性试题。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并有很大的空间供分析问题能力的发挥。所以分析说明题主要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它不仅适用于大跨度的历史问题,也...
1、结构: 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一般有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几部分。 例: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