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12月13日,我们迎来了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在这...
梁启超最早在中国历史上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其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的著作中提出,相关的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到589年。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
千古一帝是指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三位皇帝,该词最早出于明代李贽《藏书》。此词汇作为李贽第一个提出,并创造的词汇,总共评价过三位皇帝,其中秦始皇作...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中国已经有了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最早出现在宋朝。宋神宗继位后,运用王安石变法,熙宁五年,复置武学于无武成王庙,从此开始了我国正规军校教育的培训制度。宋带代武学有比较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其中...
129是纪念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清明上河图》并称为故宫双绝。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宋徽宗赵佶时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