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综合素质评价原来是这样和中考挂钩的 | 热点
http://www.newdu.com 2025/09/18 08:09:45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最近,“综合素质评价”悄悄成了一个热词。 在很多人印象里,“综合素质评价”并非一个时髦的新词,而是一个听起来意义重大但过去往往不太受人重视的东东,因为它和社会最为关注的高利害考试——中高考之间似乎关系不太大,比较正式的说法是“重要参考”。 在北京市教委日前新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这种待遇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官方文件的表述是这样的: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改进教育教学。为学校、教师、家长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反思改进提供依据。二是明确发展目标。为学生进行初步生涯规划,确立长远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三是纳入中考评价。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初中升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虽然改进教育教学和明确发展目标都很有价值,但最受社会和家长、学校牵挂的恐怕还是第三条,这也应该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首次享受“纳入中考评价”的待遇,这表明它不仅是中考的“重要参考”,更是“依据”。 请注意最新版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时间:“自2016年9月起在七年级全体学生中适用,并逐步向上滚动至全体初中学生。”也就是说,从今年新初一学生开始将正式启用,并将纳入2019年中考。 可能多数圈友有些忘了:在2016年4月份北京小升初政策发布的时候,观教君已和大伙透露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在三年后释放的重要作用,随着北京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的出炉,大家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作为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市通过中考招生计划杠杆调控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向普通初中校倾斜。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加大市、区统筹力度,实现每一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数量比例相当。三年后将确保实现每一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基本均等,比例不低于该校当年参加中招人数的50%。 这意味着,三年后本市中考生升入优质高中将实现“校额均等”和“机会均等”。具体而言,北京市将加大市区统筹力度,实现每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数量比例相当,2019年中招将确保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均等,比例不低于该校当年具有升学资格人数的50%。 随着中招政策的新轮调整,2019年中考,对一般初中校的学生,除了校内选拔以外,还可以参加全区统考;对优质初中校的学生,三年后中考优质高中就读机会同样不减,将通过全区统考获得。此举整体上要保证一般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大幅增加,优质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不减。 ![]() 大家注意啦!2019年中招名额分配到校的招生方式是这样的:2019年分配到校名额招生按志愿及成绩录取,采用校内选拔方式,学生中考总成绩须高于500分。学生校内选拔成绩由中考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及体育成绩组成,录取成绩由考试成绩(中考卷面分的70%)、综合素质评价(中考卷面分的30%),以及体育成绩40分组成,总分580分。 ![]() 在这里,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挂钩”的作用体现得充分,也很清晰。另外考虑到综合素质评价和未来名额分配招生方式的关系更为紧密,观教君再补充一下本市关于中招方式改革的一些配套措施。 据介绍,2019年优质高中统招批次招生继续沿用2015年方案,优质高中范围及其统招规模与2015年保持基本一致,确保存量不变;2015年统招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超过50%的初中校不再投放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名额,低于50%的初中校采用定向分配到校的方式补足名额,补充部分的名额将通过计划扩大的增量来解决;三年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等招生计划将以今年初一入学新生数量为基数,平均分配到每一所初中校,确保各校10%左右的学生获得贯通培养录取机会。 北京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六大指标 市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确定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等6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具体内容看过来—— 思想道德。主要考察学生爱党爱国、理想信念、社会责任、集体意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仁爱友善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团队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活动的次数和表现。 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学习能力、学业态度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日常学习情况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掌握并运用学科基本思想、方法,运用信息手段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和成果。 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身体机能、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记录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效果,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情况,以及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应对困难和挫折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况。 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感受、理解、鉴赏的表现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市、区、学校、社区和乡村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特别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表现情况。 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到社会大课堂等实践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乡村等场所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时间,成果及心得体会等。 个性发展。主要考察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爱好及突出表现;记录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参与活动的表现情况,在该领域的发展目标和已经取得的成果等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17中考语文复习攻略大全!
- 下一篇:中考英语复习要点和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