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物理图像题分类解析与练习


    中考物理图像题分类解析与练习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中学 赵洪伟
    图像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在物理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表达物理规律,能描述物理过程,能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近年来通过图像来考查同学们的相关能力已是一种趋势,也是命题的热点,图像的考查,能反映同学们掌握物理规律、应用物理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它涉及到初中物理的许多方面。
    一、热学图像题
    例1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1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像的是(    )
    
    图1
    A                     B                    C                      D
    解析:小球内的材料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所以熔化的非晶体凝固时温度是一直降低的。
    答案:D
    例2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2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图2
    解析:酒精蒸发时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温度计示数下降;但待酒精完全汽化后,温度计的示数又上升,最后和室温一致为20℃。
    答案:C
    例3 如图3所示,是三位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做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图3
    解析: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二、力学图像题
    例4 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4a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图4a
    A.ABC,且A
    B.ABC,且A
    C.ABC,且A
    D.ABC,且A
      解析:图像中,横轴表示体积,单位是cm3,纵轴是质量,单位是g,整个图像表示了质量随体积的变化。根据密度公式,我们可以从体积为10cm3处作纵轴m的平行线,如图4b所示,并与ABC三条直线交于点C1C2C3,再分别过点作横轴V的平行线,从图中就可以看出:ABC,又因为=1g/cm3,而图中A约为2g/cm3B约为1g/cm3C约为0.5g/cm3
    答案:A
    例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5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图5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在甲前面0.6米处    
    D.在甲前面1.2米处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同时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当t=6s时,s=1.2m,s=0.6m,s- s=1.2m-0.6m=0.6m。
    答案:A
    例6如图6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6甲、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图6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前2s内推力的大小是1N,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即没有推动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5、6s内推力的大小是2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静止,2。
    例7如图7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图7
    解析:四个图像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水的压强,,四个图像表示了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随着水的流出,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减小,最后为0,但是随着压强的减小,水流的速度也逐渐变小,这也就是说压强的减小变化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
    答案:B
    例8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8a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8b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图8a                                             图8b
    解析:图8b的四个图像中,横轴表示深度,纵轴表示浮力,四个图像表示了浮力随深度的变化情况。立方体铁块刚接触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0,随着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的增加,铁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铁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就保持不变,与深度无关了。
    答案:A
    三、电磁学图像题
    例9 如图9所示,一个白炽灯泡,当其两端电压增加时,以下是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图9
    解析: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但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灯丝的电流并不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完全成正比。
    答案:D
    例10 图10中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欧姆定律”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图10
    解析:图10甲横轴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纵轴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反映的是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情况;图10乙横轴是电压,纵轴是电流,反映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
    答案:甲,乙
    例11用电器R1和R2上都标有“6V”字样,已知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11所示。利用该图像可求出用电器R1的额定功率是            W;若把R1和R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工作,则用电器R2的实际功率是             W。
    
    图11
    解析:图11中,横轴是电流,单位是安培,纵轴是电压,单位是伏特;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都是定值电阻,当U=6V时,通过R1的电流I1=0.15A,通过R2的电流=0.3A,那么R1==40Ω,R2==20Ω,R1的额定功率P1=UI1=6V×0.15A=0.9W。把R1和R2串联在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通过R2的电流I2==0.1A,R2两端的电压为U2= I2 R2=0.1A×20Ω=2V,R2的实际功率P2=U2I2=2V×0.1A=0.2W。
    答案:0.9,0.2
    

例12如图12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图中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图12
    解析:条形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答案:D
    四、相关练习
    1.如图(1)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反映的可能是(  )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2.如图(2)是某种物质熔化图像,它的熔点是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这一过程是       热过程。
    
    图(2)
    3.小明从家里去上学,如图(3)所示,是他上学过程中的路程一时间图像,请你判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动能最大(    )
    
    图(3)
    A.在t1~t2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B.在t2~t3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C.在O~t1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D.无法判断
    4.小妍同学在研究物体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像如图(4)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ρ1>ρ2>ρ3>ρ4
     
    B.ρ4>ρ3>ρ2>ρ1
    C.体积相同时固体4的质量最大
    D.体积相同时固体1的质量最小
    5.如图(5)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_______________;
    (2)两物体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图(5)
    6.A、B两车的质量相等,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在行驶过程中,两车的动能始终相等
    B.在行驶过程中,A、B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以B车为参照物,则A车向西行驶;
    D.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则A、B两车的功率之比为4:9
    7.如图(7)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液体乙的密度为ρ,则ρ、ρ的关系是(    )
    
    图(7)
    A.ρ
    B.ρ<ρ
    C.ρ >ρ
    D.无法确定
    8.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8)中的(    )
    
    图(8)
    
    9.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9)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关于R、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9)
    A.R在Ⅱ区域,R在Ⅲ区域                                               
    B.R在Ⅲ区域,R在Ⅰ区域
    C.R在Ⅰ区域,R在Ⅱ区域
    D.R在Ⅰ区域,R在Ⅲ区域
    10.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做出了如图(10)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0)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11.小明利用标有 “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
    (1)当L1正常发光时,通过L1的电流为           A。
    (2)如图(11)甲所示:A、B分别为通过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连入图(11)乙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
    
    12.从图(12)中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图(12)
    A.图甲说明物体的质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 的速度作变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D(图像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海波是晶体)
    2.80,15,吸
    3.C(在O~t1时间内,平均速度为υ1=,在t1~t2时间内,平均速度υ2=0,在t2~t3时间内,平均速度为υ3=,从图中可以看出,υ1>υ3   
    4.A
    5.(1)大,(2)匀速直线
    6.B(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7.C
    8.A (向盐水中加清水,鸡蛋由漂浮变为悬浮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和鸡蛋自重相等,保持不变;然后逐渐缓慢地减小。) 
    9.D
    10.B
    11.1;4(灯泡L2的电阻大,与L1串联后,正常发光的应该是L2,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为6V,电路中的电流为0.5A,从图甲可以看出,此时L1两端的电压为2V。)
    12.D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