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简单电路和欧姆定律》复习指导


    《简单电路和欧姆定律》复习指导
    江苏丰县广宇学校 刘庆贺
    一、简单电路复习重点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其中电源在向外供电时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吧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干(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②从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出发,按一定顺序连接各个器件,防止出现短路或者断路。③连接线应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并旋紧螺母。④电源的两极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2.电流和电流表:电流强度(I)用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强度的国际主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kA、mA、μA。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电流表要串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要流进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③电流表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否则电流表很快烧坏(因为电路中,电流表等同于一根导线,并不是用电器)。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调零。②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流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这样测量结果会更精确。
    电流表的读数步骤: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③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3.电压和电压表:电压(U)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的作用是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电压的国际主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kV、mV。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①电压表要并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并联。②并联时,电流要流进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经过电压表的电流极小)。③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测出的就是电源电压(在电路中,电压表等同于一个几乎断开的地方,经过它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调零。②被测电压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压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测量结果会更精确。
    电压表的读数步骤: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 ③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4.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②串联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则整个电路为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③串联电路中,开关在不同位置的作用是一样的,它能控制整个电路。
    ④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⑤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⑥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用可以得到较大的电压。
    5.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
    ②断开一条支路,其它支路仍能工作。
    ③干路上的总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④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⑤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⑥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所以把电池并联起来用并不能得到更大的电压。
    二、欧姆定律专题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原来不导电的物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如:常态下的玻璃不导电,把它烧成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接法: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且必须“一上一下”(上边接哪个接线柱都行,下面接左还是接右要看题目要求),若接的是“同上”,则相当于一根导线,在电路中的电阻为0。若接的是“同下”,则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电阻为它的最大阻值。
    ③在电路中的作用:A.保护电路。(所以有要求:闭合开关前,滑片要位于其电阻最大端);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伏安法”测电阻
    ①原理:R=U/I
    ②需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
    ④电路图:
    ⑤如果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则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电流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灯泡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电阻也随之改变。
    4.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③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
    5.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串=R/n
     
      ③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而且,并联总电阻比其中最小的电阻还要小。
    6.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总结如下表:
    

    电路
    

    
    

    
    

    电流
    

    I = I1= I2    
    

    I = I1 + I2
    

    电压
    

    U=U1+U2
    

    U=U1=U2
    

    电阻
    

    R=R1+R2
    

    1/R=1/R1+1/R2
    

    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几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最大。
    

    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并联总电阻比最小的那个电阻还要小;几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
    

    分压原理:U1/U2=R1/R2 (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大)
    

    分流原理:I1/I2=R2/R1(并联电路,电阻越大的支路,分到的电流越小)
    

    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当其它电阻不变,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大时,则总电阻都变大;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小时,则总电阻都变小。
    

    公式使用
    

    应用欧姆定律(I=U/R,U=IR,R=U/I)时,要注意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不能张冠李戴(“同体性”);
    还要注意“同时性”,即电路发生变化前后,同一电阻的电压、电流一般不同,要注意区分。
    

    电功
    

    W=W1+W2
    

    电功率
    

    P = P1 + P2
    

    电热
    

    Q = Q1+ Q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