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表格类信息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表格类信息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浙江温州市第十七中学 夏旭初
    表格类试题是近年来倍受命题人所喜好的一种题型,因这类试题表现为较强的综合性、主观性,同时能将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合拍,从而为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表格类试题是以表格材料为信息载体,主要考查考生从表格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故表格类试题在各类考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学生没能形成很好的解答表格类试题的方法和技巧,往往在这类试题中失分较大,为了使学生能自如应对这类试题并使失分率降到最低,在这里有必要对这类试题进行一番深入思考,下面我就谈谈对此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一、找关键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应对表格内容较简单,问项以填空形式居多。我们可以充分解读表格及题目给出的信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关键项,就能得到相应的答案。
    例1 水果含有果酸。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下表:
    

    

    铁──锌
    

    铁──铜
    

    铜──锌
    

    苹果
    

    0.55伏
    

    0.60伏
    

    0.95伏
    

    梨
    

    0.40伏
    

    0.50伏
    

    0.90伏
    

    菠萝
    

    0. 50伏
    

    0.55伏
    

    1.00伏
    

    橙
    

    0.70伏
    

    0.78伏
    

    1.05伏
    

    ①在答题卷上画出这个实验的电路图;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看,所选用的两块极板材料之间的    越大,水果电池的电压越大;并且水果电池的电压还与    有关;
    (2)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一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
    (3)关于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你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写出一个)
    分析:在解答(1)中②问时,如果不对表格中的进行分析不找关键项的话,学生就很难给出答案,只有让学生充分对表格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找关键项的方法,就能轻松解决。对于(1)中②的第一空,只要分析四种水果中的任一种作为对象均可,就以苹果为例,从这一行中可看出,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不同是因为两块极板的金属材料不同造成的,金属材料不同意味着金属活性不同,答案自然明了。对于(1)中②的第二空,则只要从表格中反应出的变量关系便可,可选其中的任一纵列,在相同的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不同是因为水果种类不同造成的,学生如这样一分析答案心中自然就有了。对于(2)中的问题,就要紧紧抓住题目给出的相关内容的信息项,就是一只橙子并用铜一锌做极板和对应表格中1.05伏,当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时,表格中的对应的电压还会是1.05伏?这样一分析就知自变量是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大小而因变量就是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那无关变量分别是固定的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及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等。
    附答案:(1)①
    ②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水果的种类   
    (2)极板间的距离
    (3)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极板间的距离是否有关?(其它合理说法也给分)
    二、添加项目法
    本方法是对于从表格中无论如何均不能直接得出答案的,所以就要另僻溪径了,就是结合题目的信息给出缺少的“行”或“列”,并补充到原表格中的最后一列或最下一行,就能从添加的项目中找出答案。
    1.添行法:
    例2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等分成4 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表的数据。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表:
    

    组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3
    

    +3
    

    +3
    

    +1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7℃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h
    分析:按常理学生很难马上给出正确的答案,因本题涉及的变量较多,有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除此还隐含的变量,如有实际光合量、净光合量等,为了简便解答此题可采用加行法,即在原表格下方加上两行,分别是实际光合量、净光合量及相应的数值(如下表),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
    

    组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3
    

    +3
    

    +3
    

    +1
    

    实际光合量㎎∕h
    

    5
    

    7
    

    9
    

    3
    

    净光合量∕㎎
    

    4
    

    5
    

    6
    

    2
    

    2.添列法:
    例3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
    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
    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CO2),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同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
    (1)(2)略
    (3)图③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汽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分析:学生要能正确回答这一问,仅靠图③表中的数据往往错答成小,其实要正确答出只要认真审题后便知温室效应的影响大小与大气中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有关,吸收热量越大影响也越大,故要在原题的表格上做文章,将表格加列法再添加一列各气体所吸收的总热量就明了,表格整理如下:
    
    三、图象辅助法
    本方法常用于通过表格来寻找多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一般同学很难从表格中直接得出,而是要借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来协作解答,如图象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例4 小刚想:水滴下落的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甲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开始拍摄,播放时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
    
    

    画面
    

    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
    

    水滴下落的距离h(m)
    

    第8帧
    

    0
    

    0
    

    第10帧
    

    0.1
    

    0.05
    

    第12帧
    

    0.2
    

    0.2
    

    第14帧
    

    0.3
    

    

    第16帧
    

    0.4
    

    0.8
    

    (1)在第14 帧时(如图乙),水滴下落的距离为        
    (2)该水滴下落0.2s的平均速度是         。(3)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水滴下落越来越快,其原因是                      
    (4)小刚继续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h与t的关系式是        
    分析:对于本题的前三个问题只要用常规的表格题解法便能得出结论,而对于第四问要使学生从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很难给出正确结论,我在这里可尝试用图像法来解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结合表格数据信息,采用描点法在函数图像中作出相应的点,用光滑的曲线一连便会发现水滴下落的距离h(m)与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之间是一种二次函数图像(见右图),故可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kx2来表示,接着用图像上的特殊一个点的坐标代入此式,方可得k为5,最后就得水滴下落的距离h(m)与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式为h=5t2
    
    四、表格重组法
    本方法是针对一个题目中往往会出现多个表格,同学们解答时就往往出错在没有把多个表格进行整合来分析,所以答案均以答不全而扣分,故对于这类试题就寻找多个表格中所隐含的信息,合多为一,这叫“表格重组法”,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
    
    例5 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大小与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之间的关系。已知定值电阻RO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1上标有“3A, 50Ω”字样。小亮和小敏分别测得表1和表2中的数据(第一次实验数据都是在刚闭合开关时测得)。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流表示数/A
    

    0.60
    

    0.48
    

    0.40
    

    0.34
    

    0.30
    

    电压表示数/V
    

    0
    

    2.4
    

    4.0
    

    5.1
    

    6.0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流表示数/A
    

    0.17
    

    0.20
    

    0.24
    

    0.26
    

    0.30
    

    电压表示数/V
    

    8.5
    

    8.0
    

    7.2
    

    6.8
    

    6.0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小亮同学的实验操作不规范,不规范之处在于_________;
    (2)根据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电源电压是_________伏;
    (3)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时,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分析:对于本题的(1)(2)问,可以分别采用图像辅助法和找关键点法,至于(3)问,许多学生没有从整体上分析,而只是从其中的一个表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给出的结论是错的,为了给出正确的结论,这里可采用重组整合法,把二个表格合二为一,这二个表格的结合点在各组实验的第5 次,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由最大到最小排列成下表,并结合添加项目法中的加上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电功率这一行,学生自然就能得出本题的答案。
    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电流表示数/A
    

    0.17
    

    0.20
    

    0.24
    

    0.26
    

    0.30
    

    0.34
    

    0.40
    

    0.48
    

    0.60
    

    电压表示数/V
    

    8.5
    

    8.0
    

    7.2
    

    6.8
    

    6.0
    

    5.1
    

    4.0
    

    2.4
    

    0
    

    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电功率/W
    

    1.445
    

    1.6
    

    1.728
    

    1.768
    

    1.80
    

    1.734
    

    1.60
    

    1.152
    

    0
    

    附答案:(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在阻值最大处
    (2)12v   (3)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先变大后变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