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使用方式分类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03:09: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滑轮组使用方式分类解析 山东省高唐县琉寺中学 李洪生 常见的滑轮组问题中,依据滑轮组根据使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克服重力使用和克服摩擦力使用两种。克服重力使用时,有用功是把物体提高一定高度做的功;克服摩擦力使用时,有用功是使物体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做的功。总功都是动力所做的功,等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乘积。 一、滑轮组竖直使用克服重力 例1(2012?呼和浩特)如图1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解析:由甲、乙两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甲=3,n乙=2 由于不计摩擦,则甲、乙两图中绳子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 由于重物和动滑轮相同,所以绳子拉力大小: ![]() ![]()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 ![]() 例2(2012?福州)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2所示。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和W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W甲 W乙,η甲 η乙。(均选填“>”、“=”或“<”) ![]() 解析:①从图可知,G甲<G乙,提升甲、乙两组钩码使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因此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绳子自由端的拉力越大,从而可知:F甲<F乙。 ②∵G甲<G乙,而h甲=h乙,∴由公式 ![]() ③∵两次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两次所做的额外功相等,即W甲额外=W乙额外。 而两次所做的有用功W甲<W乙,则由公式 ![]() 故答案为:<;<;<。 例3(2012·常州)分别用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 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 A.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B.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C.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解析:由甲、乙两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甲=2,n乙=3由于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甲、乙两图中绳子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 甲、乙两图中拉力做的功分别为: ![]() ![]() 甲、乙两图中拉力的功率分别为: ![]() ![]() 由以上可得: ![]() ![]() 二、滑轮组水平使用克服摩擦力 例4.(2012?南充)如图4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300N,底面积为100cm2的物体,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60N,则水平拉力F= 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 Pa。(各连接部分的绳均水平) ![]() ![]() 解析:由图可知,该滑轮组是克服物体的摩擦阻力做功,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2段,则水平拉力 ![]() ![]()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300N。受力面积为物体的底面积:S=100cm2=100×10﹣4m2=10﹣2m2 根据 ![]() ![]() 故答案为:30;30000。 例5(2012?义乌市)如图5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解析:地面光滑无摩擦,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板受到滑轮的拉力和小木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拉力F为5牛,所以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为10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木块受到木板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也为10N,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当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由于木块与木板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小木块将保持静止状态。故选D。 例6(2012?宜宾)如图6所示,用F为3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0.5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W。(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轴承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 ![]() ![]() 解析:沿水平方向使用滑轮组拉动物体时,克服摩擦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做的功是总功.首先确定滑轮组由三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即n=3,由于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轴承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则 ![]() ![]() 故答案为:90;45。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试题中的“生活电器”类问题评析
- 下一篇:知错就改 迎接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