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2008中考专题复习七:简单机械与功


    2008中考专题复习七:简单机械与功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如图1,下图中可视为费力杠杆的是 (  )
        
    A      B     图1     C         D
    2.如图2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2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3.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牛和3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牛,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4.如图3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水平移动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点距离,则杠杆(?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5.如图4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将茶杯沿箭头方向举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6.如图5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1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1J
    B.0.1J
    C.1J
    D.10J
    7.如图6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8.如图7所示,AOB为一杠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OA<OB,OD=OA),在A端悬挂一重物G,那么(    )
    A.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一定是省力的
    B.在C点用力不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C.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沿竖直方向最省力
    D.在D点悬挂一个与G完全相同的物体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9.如图8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8
    A.在a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10.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9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11.甲比乙高,如果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10示,则(    )
    
    图10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12.如图11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
    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14.李明同学快速地由一楼跑到三楼的过程中,他的功率与下列哪个值最相近(    )
    A.5W
    B.50W
    C.500W
    D.5000W
    14.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    )
    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5.陷进沼泽的汽车,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此过程(    )
    A.发动机对汽车没有做功
    B.发动机对汽车没有作用力
    C.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D.地面的摩擦力对汽车做了功
    二、填空题
    16.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k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台机器的实际功率之比为5:1,则做同样的功所需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
    17.利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着如图13所示方向的F1、F2、F3来施力拉绳子时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______F2______F3(以上两空选填“=”或“≠”),这是因为F1、F2、F3的力臂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图13
    18.小婷跳绳时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她1min跳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所做的功为________J。跳跃时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0.3倍,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g=10N/㎏)
    19.杠杆的应用非常厂泛,如图14所示的两种剪刀,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剪刀(填甲、乙)根据功的原理,使用这两处剪刀都不能省______;工程车上的起重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15所示),使用它的好处是能够省________;如图16所示,A装置是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_________,使用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20.如图17所示,重为100牛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5牛,不计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若物体A匀速运动2秒钟,拉力F做功为________焦,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瓦。
    21.如图18-(甲)所示,小华同学用水平力F拉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距离L,则小华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1=_______。小昕同学沿如图(乙)所示的斜面用同样大小的力F 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L,小昕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则W2      W1(填“>”、“<”或“=”)。
    
    图18
    22.如图19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图19               图20
    23.如图20所示,OA是起重机的吊臂,可绕O点转动。在距O点6m远的B处吊有重3000 N的物体,为保证吊臂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绕过定滑轮斜向下的拉力F为_____N。
    将吊臂缓慢拉起,使用A点升高2m的过程中,拉力变______。(绳重、吊臂重、摩擦均不计)
    三、作图与简答题
    24.请画出图21和图22中杠杆所受力的力臂。
    
    图21                       图22                 图23
    25.如图23所示,前后两人抬一个大而均匀的重木箱上楼。
    ①作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②以木箱重心为支点,画出每个力的力臂,比较两人用力F、F;③要使两人用力相等,应怎样抬?
    四、实验与探究题
    2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如图24,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F1 / N
    

    动力臂L1 / cm
    

    阻力F2 / N
    

    阻力臂L2 / 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1)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德圣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25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图25
    

    实验小组
    

    钩码重G(N)
    

    动滑轮G′(N)
    

    拉力F(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62.9%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8.“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起重设备。如图26,AB是竖直支架,CD是水平臂,期上OC段叫平衡臂,C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E处装有滑轮组,可在OD两点间移动,滑轮组重力及摩擦忽略不计。OE=15m时,若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0.8t,则当滑轮组移到D点(OD=25m)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图26
    29.如图27所示,木块重200N,前进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为40N,求:
    
    图27
    ①不考虑滑轮的自重和摩擦,木块匀速前进2 m时拉力F做了多少功?
    ②如果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F的大小等于多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