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2009年中考物理“光现象”试题汇编


    2009年中考物理“光现象”试题汇编
    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宋晓楼
    一、选择题
    1.(2009年黔东南州)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C   )
    A.照相机                       
    B.放大镜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学科网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2.(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2009年襄樊市)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A  )
    A.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4.(2009年哈尔滨市)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5.(2009年莆田市)下列情形中,与近视眼矫正相符的是(  B )
    
    6.(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C  )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7.(2009年辽宁省朝阳市)图5所示的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C  )
    
    8.(2009年娄底市)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A  )
    
    9.(2009年恩施自治州)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B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10.(2009年恩施自治州)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B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11.(2009年常德市)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B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2.(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13.(2009年潍坊市)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B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14.(2009年潍坊市)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  AC  )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5.(2009年福州市)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  )
    
    16.(2009年泰安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17.(2009年四川省绵阳市)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C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18.(2009年四川省自贡市)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图所示。这是由于下列什么情况引起的。(  C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二、填空题
    19.(2009年黔东南州) 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科网
    20.(2009年贵阳市)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镜面   反射。
    
    21.(2009年贵阳市)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凹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 或变厚(或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 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  
    22.(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例如:用铅笔在灯光下写作业,会出现铅笔的影子,这是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吃饭时筷子放人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向上偏折了,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 
    23.(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   红   色,裙子是   黑   色。
    24.(2009年襄樊市)甲同学是近视眼,那么他佩戴的眼镜应该是   凹  透镜。身高1.5米的乙同学,站在穿衣镜前看到了自己全身像,则其像的高度为  1.5  米。
    2009年莆田市4.紫金山天文台2009年6月13日通报:2009年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   直线   传播理论。如图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  全 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      食。
    
    25.(2009年莆田市)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   色散   现象。
    
    26.(2009年芜湖市)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反射   所形成的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折射   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凸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汇聚  作用,可用来矫正  远  (选填“近”或“远”)视。
    
    27.(2009年雅安市)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   近视眼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   凹透镜   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28.(2009年辽宁省朝阳市)如图1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  七  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   绿   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  紫外线  来辨别真伪。
    
    29.(2009年辽宁省朝阳市)小强利用图15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  小  (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远离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   倒立  的(填“倒立”或“正立”)。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则屏需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变  小  (填“大”或“小”)。
    
    30.(2009年常德市)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下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 会聚 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F点 ,依据的原理是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的或光路可逆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 太阳灶或汽车前灯或手电筒或电视的碟形天线等 
    31.(2009年安徽省)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漫  (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不在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2.(2009年湖北省荆门市)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实  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靠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或=)  f(选填“>”、“=”或“<”)。
    
    33.(2009年泰安市)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  cm
    物20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投影仪(或幻灯机)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4.(2009年四川省绵阳市)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  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   OE  方向射出。
    
    35.(2009年四川省自贡市)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红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  
    三、综合解答题
    36.(2009年安顺市)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约是多少?(10cm)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当光屏在光具座60~70cm间的某位置时,光屏将会接到烛焰的像,该像与物比较有什么特点?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清晰。此现象说明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凹透镜)
    37.(2009年哈尔滨市)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来到实验室,选用的器材如下图:
    
    (1)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器材调好后,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
    凸透镜焦距f=10cm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u/cm
    

    60
    

    30
    

    20
    

    15
    

    12
    

    像的高度h/cm
    

    0.4
    

    l
    

    2
    

    4
    

    10
    

    文莉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
    林哲同学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近,像就越大。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点评。(①两位同学的结论在收集的证据范围内成立,符合数据和现象所体现出的规律;②两位同学都没有收集u≤f范围内的证据,所以结论不完整。)
    38.(济宁市二〇〇九年)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⑴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
    
    ⑵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约5cm)
    ⑶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远离   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四、作图题
    39.(2009年黔东南州)请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参考答案: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40.(2009年襄樊市)如图所示,请你完成光路图。
    
    参考答案:
    
    42.(2009年娄底市)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