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知识专题讲座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12:09:0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电学知识专题讲座 广西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 邓善源 电学是初中物理的一大部分,在每年的中考中所占的分量与力学不相上下。电学也是中考的卡分点,区分度主要在电学与力学中体现。由于电学知识较难,提高电学知识的难度相对力学来说要高得多。所以说,学好电学就等于中考成功了一半。学好电学主要是要学会区分电路图和懂得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电学知识。 一、连接方法 电路的连接方法不是串联就是并联(混联在初中阶段不要求掌握),没有其他方法。 ⑴分析要点:从电流的路径数分析,也就是说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到电源的负极。只有一条路径的电路是串联,有二条或二条以上路径的电路是并联。 例1 分析图1甲、乙两图电路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 ![]() 图1 解析:甲图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回到负极有三条路径。分别是①电源正极→开关→L3→电源负极;②电源正极→开关→L2→电源负极;③电源正极→开关→L1→电源负极。所以是并联电路。乙图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回到负极只有一条路径:电源正极→L3→L2→L1→开关→电源负极。所以说是串联电路。 ⑵电压表、电流表的处理方法: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在分析时作断路处理。而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故在分析时作短路处理。 例2 分析图2甲、乙两图电路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 ![]() 图2 解析:甲、乙两图电路看上去相似,但结果却完全不同。在甲图中,由于电流表当作短路,结果与例1甲图一样。乙图电压表作断路,电流根本上流不过去,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回到负极只有一条路径:电源正极→开关→L3→L2→L1→电源负极。所以说是串联电路。 二、三种测量仪器 1.电流表 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的,有两个量程(0.6A和3A)。测量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外,还应注意,为了提高准确程度,如果被测电流不超过0.6A时,不应选用3A的量程。共用的接线柱多数是“—”,也有少部分是“+”。由于内部电阻很小,所以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2.电压表 电压表是并联在被测电路中的,有两个量程(3V和15A)。测量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外,还应注意,为了提高准确程度,如果被测电压不超过3V时,不应选用15V的量程。共用的接线柱多数是“—”,也有少部分是“+”。由于内部电阻很大,所以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如果电压表与用电器串联,用电器因为电流很小(几乎为零)而不能工作。电压表的示数则(几乎)等于电源电压。 例3 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时,错误地将电路设计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并按该电路图进行连接实物。请你分析,小明连接好实物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 解析: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其电阻很大,故电路中电流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电流表示数为0。根据公式U=IR,R越大,U越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示数为3V。 3.电能表 电能表是测量用户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电能的仪表。它所记载的数据是类加的,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的。它并联在家庭电路进户处的干路上。面板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物理意义。 例4 小华观察到家庭电路中电能表面板上标有“2500r/Kw·h”字样,问当电能表铝盘转过1000圈,家庭电路消耗了多少电能? 解析:25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铝盘转2500圈。也就是说,铝盘每转一圈,消耗 ![]() ![]() ![]() 三、三种状态 1.通路 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2.断路(开路) 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或开路。此时用电器因为没有电流通过而不工作。 3.短路 分为电源短路与局部短路两种。 ⑴电源短路 不经用电器直接连接电源两极叫电源短路(就是课本所说的“短路”)。由于电路中电流很大,所以会烧毁电路和电源,故不允许。 ⑵局部短路 在串联电路中,某一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就叫局部短路。如图4,就叫L2短路。这种电路不但允许还被广泛应用。 ![]() 例5 八年级(2)班的同学为了防止晚上有贼进入宿舍偷东西,想设计一个电路,当贼推门进来宿舍时,电铃马上报警。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电路。 解析:当贼推开门时,门会移动。我们可以把一根细导线安装在门和门框之间,充分利用门的移动把细导线拉断。如图5所示: ![]() 四、各种应用机械或元件 1.滑动变阻器(电阻箱)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接法:串联接入电路中,按“一上一下”接法。 铭牌上标有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电动机 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3.发电机 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构造与发电机相同,只不过是称呼不同而已。把换向器称为铜环。 4.电磁继电器 原理:通过控制低压控制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压工作电路的通断。 实质:用电磁铁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 分析方法:先分析控制电路,再分析工作电路。 例6 图6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绿灯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红灯亮。说明它的工作原理。[1] ![]() 解析:(分析控制电路)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A时,继电器线圈没有电流通过,它的上面两个触点接触,(分析工作电路)工作电路中绿灯与电源构成回路,绿灯亮;(分析控制电路)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继电器线圈有电流通过,它的下面两个触点接触,(分析工作电路)工作电路中红灯与电源构成回路,红灯亮。 五、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注:三个电阻并联总电阻的计算方法在中考中几乎不考。 六、各种比例关系 1.串联电路(见图7) ![]() ⑴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因此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1:1。 ⑵电压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I= ![]() ⑶功率关系 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得到R1消耗的功率P1=U1I,R2消耗的功率P2=U2I。因此P1:P2= U1I:U2I=U1:U2。又因为 U1:U2=R1:R2。所以P1:P2= U1:U2=R1:R2。 2.并联电路(见图8) ![]() ⑴电压关系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因此R1两端电压U1与R2两端电压U2之比:U1:U2=1:1。 ⑵电流关系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I= ![]() ![]() ![]() ![]() ![]() ⑶功率关系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根据功率计算公式P=UI。R1消耗的功率P1=UI1,R2消耗的功率P2=UI2。所以R1消耗的功率P1与R2消耗的功率P2之比: P1:P2= UI1:UI2=I1:I2。又因为I1:I2= R2:R1。故P1:P2= I1:I2= R2:R1。 3.同一用电器(同一电阻)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电功率的关系 当电阻R相同时,所消耗的电功率根据功率计算公式P=UI,推导得出P=UI=U· ![]() ![]() ![]() ![]() P1:P2= ![]() ![]() 同理,也可以推导出电阻R消耗功率为P1时两端的电压U1与电阻R消耗功率为P2时两端的电压U2之比:U1:U2= ![]() 七、用控制变量法决定电功率公式的使用 初中物理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有四个公式(含推导公式),它们分别是p= ![]() ![]() 例7(2008成都)某电磁炉的额定功率是1.1KW,额定电压是220V,接入某电路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4A,求(1)电磁炉的电阻是多少?(2)电磁炉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解析:(1)题目给出了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根据公式“p= ![]() R= ![]() ![]() (2)因为电磁炉的电阻是不变的,题目又给出了实际电流,故用公式 p=I2R=(4A)2×44Ω=704W 例8 一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3A,在t时间内产生400J的热量,现使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增大到6A,则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 J。 解析:电炉丝的电阻不变,题目给出了电流,故应根据公式W=pt=I2Rt计算。 Q1=I12Rt=(3A)2 Rt=9A2 Rt =400J, Q2= I22Rt=(6A)2 Rt=36A2 Rt=4Q1=1600J。 例9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器日益增多。某户对旧电路改造后,将保险丝的规格由5A换成8A,则该线路允许同时接入的用电器功率比原来增大了( ) A.1100W B.1760W C.660W D.2860W 解析:家庭电路电压不变,为220V。题目给出了电流值,故用公式p=UI计算。 P1=UI1=220V×5A=1100W, P2=UI2=220V×8A=1760W, △P=P2-P1=1760W-1100W=660W, 所以选C 例10 家用电饭锅的加热和保温状态,如图9为其工作原理图。图中R0为加热电阻,R1保温电阻。将电饭锅接入220V的电路中,如果在加热状态消耗的总功率为1100W,保温状态消耗的总功率为220W。(1)开关S闭合时电饭锅处于什么工作状态?为什么?(2)求出加热电阻R0和保温电阻R1。[3] ![]() 解析:(1)电路电压一定,S的闭合或断开只是改变电路的总电阻。根据公式p= ![]() (2)电路电压一定,为220V。当开关S闭合或断开,只改变了电路的总电阻,所以根据公式p= ![]() ![]() S闭合时,R1短路,只有R0接入电路, R0= ![]() ![]() S断开,R0和R1串联, R= ![]() ![]() R1=R-R0=2200Ω-44Ω=2156Ω。 例11 如图10所示是小明同学安装的家用调光灯电路图,灯泡上标有“PZ220—40”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10Ω。求调光灯功率的调节范围。(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4] ![]()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灯泡的电压为220V,所以灯泡的功率是40W。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发生了改变,但灯泡的电阻不变,所以不是选公式“p= ![]() RL= ![]() ![]() I= ![]() ![]() ![]() ![]() 所以此时灯光功率p= I2R=( ![]() 所以调光灯功率的调节范围:10W~40W。 或:因为灯泡电阻与变阻器最大电阻相同,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相同,即均是110V。所以用公式p= ![]() p= ![]() ![]() 例12 如图11所示,R1:R2=2:3,求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 ![]() 解析: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所以计算电功率应用公式“p=I2R”,故 P1:P2= ![]() ![]() 例13 如图12所示,R1:R2=2:3,求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 ![]() 解析: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所以计算电功率就用公式“p= ![]() P1:P2= ![]() ![]() 例14 一电阻R,分别接在电压为200V和220V的电路上,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1和P2,求P1:P2。 解析:电阻R的阻值不变,电压改变。所以选用电功率公式“p= ![]() P1:P2= ![]() ![]() ![]() 八、换位思考在电路分析题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如果单从字义理解,就是换个位置思考。初中物理电学分析题就常常要换个位置思考,不然很容易钻进死胡同。 例15(2008年河南省中考题、图13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解析: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握力F增加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移动,电阻变大,电路电流变小。如果用公式U=IR分析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I变小,滑动变阻器R变大,根本无法判断。这时,就要换个位置思考了。电路中只有两个用电器,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直接分析不了,那就分析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R0两端电压U1=IR0,R0阻值一定,电流I变小,所以U1变小。那么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2=U-U1,电源电压不变,U1变小,所以U2变大。故选A。 例16(2006年无锡市中考题)如图14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如果用公式U=IR分析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I变小,滑动变阻器R变大,根本无法判断。这时,就要换个位置思考了。电路中只有两个电阻,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直接分析不了,那就分析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R0两端电压U1=IR0,R0阻值一定,电流I变小,所以U1变小。那么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U2=U-U1,电源电压不变,U1变小,所以U2变大。故选B。 九、特殊测量方法 伏安法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 ![]() ![]() 1.只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的测量方法 解析:有电压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结论求出。如图15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值位置,根据变阻器的铭牌可知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值R。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x和R两端的电压U1和U2,则Rx= ![]() ![]() 2.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的测量方法 解析:有电流表,可以测出电流值。电压可以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的结论求出。如图16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值位置,根据变阻器的铭牌可知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值R。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Rx和R两端的电流I1和I2,则Rx= ![]() ![]() 注:功率同样可以用上述方法测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能源与可持续性发展》专题复习指导
- 下一篇:2011年中考“声现象”分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