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选择题分类及解题对策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8:09:1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物态变化》选择题分类及解题对策 山东省高唐县琉寺中学 李洪生 从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来看,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是针对性强,且根据试题情景设置不同的选项,可以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点和物理情境,使考察目标的知识面增大,还可以根据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易犯的错误设置选项,从而鉴别考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识图、计算等能力。下面就《物态变化》一章在2011年各地中考题中出现的选择题进行分类研究。 一、熔化和凝固类 1.(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2.(北京)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二、汽化和液化类 3.(赤峰市)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露水珠儿,它是通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蒸发 4.(绍兴)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5.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漆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6.(宁夏)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气”, “白气”形成的原因是 (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7.(自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 )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8.(天津)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鞋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 9.(哈尔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10.(宿迁)早晨,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华 三、升华和凝华类 11.(自贡)霜是由下列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熔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2.(包头)图1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 13.(烟台)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4.(连云港)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在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液化 D.熔化 15.(山东济宁)如图2中,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 ![]() 四、图像类 16.(淮安)如图3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 ) ![]() ![]() 17.(潍坊)如图4所示,分别是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8.(山东济宁)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如图5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 图5 五、综合类 19.(丽水)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 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 20.(绵阳)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 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 21(广安)如图6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 ![]() A.小雪 B.霜冻 C.雾 D.冰雹 22.(宿迁)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23.(潍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24.(湛江)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25.(无锡)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 解题对策: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解答物态变化问题要抓住以下要点:一是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物质是什么;二是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三是变化之后物质是什么状态;四是发生物态变化时伴随着怎样的吸热或放热过程。分析时还要注意有些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对于物态变化图像类题目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吸热过程的图像走势:吸热过程呈现上升趋势,而放热过程呈现下降趋势。 2.明确图像上特殊点的物理意义。如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以及液体的沸点等。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液体的沸腾图像都有“水平段”,即与横坐标平行的段。它们分别代表:虽然继续放热(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水平段所示温度是一种特殊的点,即为熔点、凝固点或者是沸点。 答案:1.C 2.A 3.B 4.B 5.B 6.B 7.C 8.C 9.B 10.C 11.D 12.D 13.D 14.B 15.C 16.C 17.B 18.B 19.B 20.B 21.C 22.D 23.A 24.A 25.D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专题: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 下一篇:2011年中考“电磁波”分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