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速查式复习 第3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民族融合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02:09:15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速查式复习 第3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民族融合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 专题知识整合复习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文明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正确的古今意识。 第3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民族融合 ◆中考命题规律总结 本单元时段是从公元前221~公元220年,这是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时期。统一由部分开始,逐渐形成联合体。以后由部分到整体,联合体发展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广,治理越来越有效,统一之后越来越发展,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越来越明显,最后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科技高度繁荣,对外交往频繁,是当时世界文明最为辉煌的国家之一。本单元考查的重点多集中在大一统局面的确立和巩固,两汉的对外关系和北魏民族融合局面的出现等等,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简答题有时也会出现。 ◆考点梳理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考点1 了解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表一 秦的统一
表二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考点2 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考点3 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表一 张骞通西域
表二 丝绸之路
考点4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影响和认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表一 江南地区开发
表二 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5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考点6 了解秦汉时期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情况
◆中考典题 高频考点──知道怎样考 【典题1】(2010·扬州市)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货币是( ) ![]() 【解析】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答案】C 【名师归纳】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功大于过的杰出政治家。②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③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我国以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初步基础。④他推行郡县制,巩固了统一的局面。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⑤秦始皇的统治十分残暴。他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典题2】(2011年·扬州中学)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是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③④⑤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举措。 【答案】C 【名师归纳】评价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在政治上,改革仕进,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惩治豪侠,处置郡国豪富。在经济上,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发边疆。以上措施使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使西汉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但是,同样在他统治时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迷信奢侈,重用酷吏,社会动荡,农民暴动。 【典题3】(2011年·南开中学)近年来,东突分子一直在新疆地区制造分裂活动,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历史事件是( ) A.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 B.甘英出使大秦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张骞通西域 【解析】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答案】C 【名师归纳】新疆问题:(1)西汉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开始归属中央管辖。(2)唐朝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唐太宗、武则天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管辖。(3)清代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管辖。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疆的建设。新藏铁路、兰新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5)不和谐音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势力为实现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新疆成为当前我国反恐的主战场,我国政府正严厉打击恐怖主义,以维护我国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解析】读图:由北向南,北人南迁。 【答案】C 【名师归纳】经济重心南移有两个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 【典题5】(2011年·苏州新草桥中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 ) A.毕昇 B.蔡伦 C.李时珍 D.宋应星 【解析】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作为造纸原料,造出了后人所说的“蔡侯纸”。 【答案】B ◆考点综合与新题型 ![]() A.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 B.西周王朝和罗马共和国 C.大汉帝国和古代希腊 D.东周王朝和雅典 【解析】丝绸之路,东起西安(大汉帝国),西到大秦(罗马帝国) 【答案】 A 【名师归纳】大汉与西亚、欧洲的往来:①汉朝与安息的往来:自汉朝向西输出的丝织品等,大部分要经过安息.②甘英出使大秦(97年):甘英到达波斯湾.③大秦王遣使来汉(166年):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典题7】(穿越时空题)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到汉代的长安城去观光,并从长安出发去欧洲旅游,你将走什么路线?沿途经过哪些主要地区?你能否遇见东来西往的商队?他们都带些什么货物? 【解析】“从长安出发去欧洲”,这正是丝绸之路的路线。“东来西往的商队”可联想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方交流上的作用。 【答案】将沿着丝绸之路西行。沿途要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等。很有可能遇见许多东来西往的商队。东来的商队带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西域物产;西去的商队载着汉族的铸铁连同开渠和凿井技术、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第 3讲训练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夯基固本 自主检测,厚积薄发 【考点一】秦统一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1.(2011·滨海县三中)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2.(2011·东台市三仓镇中学)“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实行的统治政策。(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3.(2011·滨海八巨中学)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秦王最后“扫”的是(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 ![]()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6.(2011·滨海初级中学)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考点2】 汉武帝大一统 7.(2011年·南开中学九年级期中)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对后世思想文化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尊儒术兴太学 B.颁布“推恩令” C.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D.开发边疆 8.(2011年·重庆中考二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秦皇与汉武在巩固政权上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都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 ③都派人出使国外,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都派兵北击匈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皖北十三校模拟)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 A 平定“七国之乱” B 颁布“推恩令” C 统一铸币权 D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2011年·萧山区中考模拟)《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重要一项措施是( )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 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点三】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11.(2011年·扬州中学期末试卷)下列叙述与历史真相不相符的是( ) A.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目的是联络乌孙国王,夹击匈奴 B.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 C.据文献记载,中国与欧洲的第一次直接交往开始于公元2世纪 D.东汉光武帝赠送给倭奴国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 12.(2011年·重庆巴蜀中学九年级期中)聆听丝路驼铃,感慨丝路的兴衰。重走丝绸之路,你应该选择的出发地是( ) A.西安 B.敦煌 C.洛阳 D.兰州 ![]() A.秦设陇西郡 B.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C.元朝设立宣政院 D.清设驻藏大臣 【考点四】 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14.(2011年·盐城景山中学)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15.(2011年·盐城市多伦多国际学校)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考点五】北魏孝文帝改革 16.(2011年·徐州市九里中学)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17.(2011年·扬州新东方中学)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18.(2011年·常州市北郊中学)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呼韩邪单于 B.北魏孝文帝 C.辽太祖阿保机 D.金太祖阿骨打 【考点六】秦汉时期科学和文化发展 19.(2011年·郑州市九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科学技术是指人类认识、掌握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的实际能力。 (1)下图是一位历史爱好者所做的中国古代科技网站首页的一部分,请你再添加一个新的类别,填入网页空白处。请在下列任一领域内,写出一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2分) ![]() (2)科技交流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内容。试举出古代中外科技交流的史实各一例。(2分) 二、 综合提升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20.(2011年·苏州中考一轮复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之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过去匈奴破月氏,以月氏王头颅为溺器,月氏人深恨匈奴,武帝遂悬赏征募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当时有汉中人张骞应募。……由于所经均汉人未到之地,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 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最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现有一意大利旅行团打算沿丝绸之路来中国,重温汉代的辉煌与繁荣。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条旅行路线。 (3)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命名吗?说说你的理由。 第3讲训练 参考答案 1.B【解析】“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说明这是思想文化方面的。 2.A【解析】联系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即可。 3.C【解析】先后灭六国的顺序是:“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 4.D【解析】当时秦朝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 5.B【解析】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6.A【解析】《伤寒杂病论》汉朝张仲景所著,太学是汉武帝时始设于京师。 7.A【解析】尊儒术兴太学是思想文化措施,颁布“推恩令”是政治措施,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是经济措施,开发边疆是军事措施。 8.B【解析】秦皇没有派人出使国外,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9.A【解析】平定“七国之乱”,是汉景帝。 10.B【解析】抓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字眼答题。 11.A【解析】联络西域的大月氏,不是乌孙国王。 12.A【解析】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西安。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泉州。 13.B【解析】注意图上的“天山”,可推断该地区是新疆。 14.C【解析】从东汉末年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朝中后期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的重心(“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5.B【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16.D【解析】南方餐桌上有“北麦”,这是北人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17.A【解析】注意“根本原因”。 18.B【解析】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9.(1)如历法、医学、手工业等。成就:医学方面: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编医学体操“五禽戏”;李时珍编著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手工业方面: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任一领域中写出相应的任一成就均可)(2)中国: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外国: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中外史实各1点) 20.(1)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2)从意大利出发到伊朗高原,进入新疆,经敦煌、沿河西走廊到达西安。(要求“敦煌、河西走廊、西安三个地点必须准确,其他两个地点只要位置准确即可记分,如伊朗高原答成安息等,新疆答成楼兰、鄯善等;如果从西安出发不记分。)(3)答黄金之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探险之路、死亡之路、人生之路等,只要能说出理由即可记分。例:黄金之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的商业活动有可能得到发财致富的机会。(名称记2分,理由记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