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2)


    事实上,碰到问题时,你只要耐心地将它分解开,看看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影响的,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关注但却无法影响的。然后,去努力争取那些可以“间接影响”的问题,让它们变成可“直接影响”的,同时把全部心力投入自己的影响圈——你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这反过来又可以让你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所以,不管一个问题属于上述三种中的哪一种,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都要从自己的影响圈开始:先影响自己,再影响别人,最后才有可能影响环境。
    这个方法为“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这三句话增加了足够的可操作性。
    有一位学生曾问我:“开复老师,今年我刚刚上大一。我为学校做了许多事,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但最近我却很是烦恼。此前,因为我看不惯某某同学的做法,在背后说了一些气话。有一次,他竟利用学生会干部的职权,在领导面前为我捏造了许多罪名。领导在没有调查落实的情况下就处分了我。”
    我的回答是:“这件事确实很不幸,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你只有接受后果。我劝你少想想这件事有多么不公平,因为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你无法影响,也不能改变。我劝你多想想,有什么事情是你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例如,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你没有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是不是这一切都可以避免?我并不是说别人做的都是对的,但是,你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你必须清楚要如何修正自己才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会做得更好一些吗?你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会改掉背后说人坏话的毛病?你有没有听过‘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这句话?如果你不在背后批评别人,很可能别人也不会在背后中伤你。有句谚语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风,但我们可以调整船帆。’希望你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认清楚自己的船帆在哪里。”
    我在去年7月加入Google时,也因为卷入法律纠纷而学会了“用务实发挥影响”。当时,我离职的事实公布后,许多媒体因为被误导,以为我的离职违背了合约,就发表了一些不合事实的言论。那时,多亏我的律师朋友提醒我:对于媒体的报道,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在官司漩涡中,我个人不能出面解释,否则不但越描越黑,而且可能给对方提供更多材料。法官的决定则是我可以间接影响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打一场漂亮仗。至于可直接影响的方面则是我可以广搜证据、找寻证人、理解法律、准备对质时证实对方谎言的证据。于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不再订阅报纸,不再上新闻网站,不再被流言蜚语所惑。我一天花16个小时苦读法律,在对方提出的近30万份文件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文件,和律师一同起草我们的答辩状,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庭排练。9月出庭时,我们果然获胜。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回到中国开始工作后,我没有花任何精力试图引导或改变媒体,媒体的报道却自然而然地完全转变成为正面报道。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专注于你能够改变的事情,可能最后连当初不能改变的事情也改变了。
    用冷静掌控抉择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抉择的游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冷静的态度掌控每一次抉择的全过程:
    在抉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
    所谓“重重”思考,就是要培养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力。每一个重要的抉择可能都与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但你在抉择和判断时,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观倾向影响判断的精准和客观。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客观、精准的抉择呢?我给大家提供三个建议:
    第一,把影响你抉择的因素罗列成一张“利弊对照表”。
    在利弊对照表中写出每个因素的利益和弊端,然后借助该表客观地分析,哪些利益和弊端对你来说最为重要?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和理想?
    1998年时,我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回中国建立研究院,在美国创业办公司。当我问到许多朋友“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块儿回中国”时,他们都说:“当然不愿意,只有中国的聪明人到美国,哪有美国的聪明人回到中国?”为了更客观地判断哪一条道路最符合我的价值观和理想,我列出了一张利弊对照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