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7咸宁赤壁市历史模拟试题 1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焚书坑儒 | | C.统一文字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
14.“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唐朝 | B.北宋 | C.南 宋 | D.元朝 |
15.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下面哪位历史人物亲自经历了如此险恶的状况: 16.(2017咸宁历史)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17. 在《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A.詹天佑  | B.侯德榜 | C.张謇 | D.严复 |
18.“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
19.2010年3月14日, 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 A.1949年 |  B.1953年 | C.1954年 | D.1956年. |
20.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21. 欧洲殖民者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的三角贸易,主要经营者是: | A.葡萄牙 | B.西班牙 | C. 法国 | D.英国 |
22.(2017咸宁历史)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 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 B.萨拉热窝事件 | |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D.三国同盟的形成 |
23.“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 A.美国的历史 | B.英国的历史 | C.法国的历史 | D.苏联的历史 |
24.世界名画《格尔尼卡》,是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它是20世纪绘画艺术中的珍品。其作者是: 36.说说《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1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英国伟大学者李约瑟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与中国有关的巨著的名称。(1分) 37.(2017咸宁历史)2015年是雅尔塔会议召开多少周年?(1分)为什么要召开雅尔塔会议?(1分)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决定是什么?(3分)苏联做了什么承诺?(1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3月开始民主改革。民主改革彻底摧毁了官僚、贵族、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的反动政权,废除了三大领主对百万农奴的人身奴役,广大翻身农奴成为西藏的主人。 ——国务院新闻办《西藏民主改革50年》 材料二 (2017咸宁历史)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历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西藏的发展,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土地所有权……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进。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当时参加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谁?(1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什么?(1分) (2) “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的哪项成就推动了内地同边疆的联系?(1分)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的意义是什么?(2分) 39.阅读下列材料: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红军将士铸就的长征精神在人们的心中永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习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比喻为“新的长征”。请回答: (1)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2分)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哪一制度的逐步实行,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1分)同时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 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分) (3)在新长征的征途中,你认为红军的哪些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1分) 40.(2017咸宁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人教版中学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 二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 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 (1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名称是怎样来的?(2分)它的诞生标志着什么?(1分) (3)材料二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材料二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 2017咸宁历史历史调考答案 一、选择题(第13-24题(历史)每小题2分,) 13D 14 B 15A 16A 17C 18C 19C 20 C 21 D 22B 23D 24 A 二、非选择题(第36题4分,第37题6分,第 38题5分,第39题5分,第40题6分) 36、宋应星(1分)《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等三十个生产部门。(2分)《中国科学技术史》(1分) 37、(2017咸宁历史)70周年(1分)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分)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2分)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1分)苏联承诺在德国 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1分) 38、(1)阿沛·阿旺晋美(1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1分) (2)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1分) 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2分) 39.(2017咸宁历史)(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也可。)(1分)深圳(1分) (3)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仍然值得我们学习。(评分说明:学生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共1分。) 40、 (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1分)(2)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它是人类历 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1分)(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分)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任写一点即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