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系列复习指导之--语文阅读(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6 06:09:5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0年中考系列复习指导之--语文阅读(2)
谈到阅读的方法,我们会从不同的资料中看到对它的介绍,一般的阅读方法大多是:拿到文章以后,首先应快速地把文章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意,使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受,文章大致写什么,要表达什么主题,语言表达有何特点。接下来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进入文章内部,对文章内容做进一步了解。三读题目,弄清楚各个题目的题意,针对题目的要求,再回去阅读文章的相应部分。通过以上阅读,我们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大脑中构思出初步答案,加以反复斟酌,组织好所要表达的语言,动笔写出来。 如果说是平时的阅读训练,这种方法未尝不可,但考试中这种方法浪费时间,效果不好,因为在这种方法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真正的认知水平。 其实,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时读一遍记住的只能是故事。细读所获得的信息也大致是和故事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实际答题中不一定是有效信息。 举个例子,有些娱乐节目中会有一类视听节目,先放一段音乐让选手听,然后回到问题。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会听是什么乐曲,什么乐器,谁的作品,表现什么内容等等我们主观所能想到的问题。这时问题出来了:演奏中吹得最响的是什么乐器?于是我们所留心的问题都与题目无关,乐器都有什么我们注意了,可是什么乐器吹得最响我们没有筛选出来,要想知道就得再听。 阅读考试中的文章有时没有时间反复阅读,而且往往第一次阅读的印象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更有利于答题的方法。 阅读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读试题,把题目当做阅读提纲。考题是出题人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从文章中提炼出来的要考查的内容,因而在读题中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体裁、主要内容、表现手法等。同时读题时还为读文筛选信息提供了线索,避免先读文章获取过多信息影响答题思路。同时,题干是指题目发布的信息和指令,包含在一定范围内,使阅读的目的更强了,不以主观感受为出发点,而以题目要求为目的筛选信息,这样获取的有效信息多,还节省时间,减少重复阅读。 第二步:阅读文章,理出文章结构。 1.阅读中最重要的是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以及采用的一些方法技巧。文章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按照不同文体的特点再细划分。 2.可以将内容相关的段落归结到一起,文章就由自然段变成大的部分,问题涉及一段时,答案也应该在相关的段落中考虑,避免答案不全。如果没有涉及这一部分的内容,几个自然段可以同时不考虑,这就减低了阅读难度。 3.在阅读原文时遇到问题中提到的字、句,要停下来细读,了解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加以感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三步:整理答案,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处理在阅读时获取的文本信息。 答案是在收集、筛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的结果,但必须把认知的思考结果用简明严密的语言表达出来。记住答案都在文本中,可是有些答案能够直接选用文本的有关语句,有些答案不能直接选用文本中的原句,一定要看清题目,问什么答什么,注意与题目要求相吻合。 阅读中会有不同体裁的文本,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后面我们会继续教你阅读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专家解析:如何培养孩子检查作业的习惯
- 下一篇:专家解析:如何培养孩子检查作业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