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高成绩的法宝:学会的三个标准(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8 04:09:02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给学生一种刺激,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只要我会做,不可以做错,因为做错了会重做,这可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与其匆匆忙忙地做错了重做,还不如稍微慢一点,只要会做的全部做对呢。- 当学生们有了这种心理状态的时候,他们就踏实多了。他们就会安安稳稳地坐下来,不急不慌地把题目仔仔细细地做完,并在上交前认认真真地检查好,争取不出现任何错误。- 有人可能会不满意:只错了一个字就让学生重做,会不会太耽误时间了?- 我们要强调的是:既然这个题目会做,为什么要错一个字?为什么不一次性做到满分?尤其要提醒的是:为什么没有在上交之前把这个错字自己检查出来?- 所以,在这里,只要做错了,就要重做。- 什么是做错?- 不得满分就是做错!- 一般第一次用这种方法训练的同学,从不会到一次性做到满分,一般需要重复至少5次。有的同学甚至需要做十几次、几十次才能真正把一个题目做到满分。因为他从来没有这么真正学会过一个题目。- 北京蓝靛厂中学有一位同学名字叫贾伯松,他第一次来我基地补习课程的时候,上完两个小时就来投诉我的老师,说老师耽误时间,两个小时时间,居然连一个问题还没有讲完。我问他,“你能够做到满分么?”他不好意思地说:“尽管我还做不到满分,但是我可以回家做啊!”我马上接口:“如果你能够回家好好做,今天就不用来我们这里补习了!”……- 2.熟练化- - 在清华读书,有一个很大的便利,那就是,你有机会接触到各省各市的状元。- 记得前总理朱鎔基在2001年6月6日,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为经管学院全体师生和清华其他各院系学生代表做的讲座中就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 谈到为学,坦率地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不喜欢工程,因为英文好,喜欢文科,老想着转系,不过没转成。有人说没转成是对的,因为国家后来还是重视工科的。我那时候在班里不是最好的,……我说我在中学时是班里的第一名,现在跟班上那些认真学习的人相比也没有怎么不用功啊?张(一位师兄)告诉我说:在来清华之前,哪个不是第一名???清华竞争的确非常激烈,人才出了不少,我们班里(指电机系)就出了三个院士。- ……- 接触到这么多的第一名,就有机会学到很多自己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可能出于偶然因素,但100个人的成功中一定存在必然因素。- 三倍快速学习技术集中研究了很多名清华北大各省市状元和各学科学习尖子的学习方法,经过统计分析,在摒弃了这些学生的天生的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影响这些学生们学习的可以复制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形成了目前的三倍快速学习技术。- 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我发现大多数学习尖子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学得最好的那门课考试时都有一种非常接近的感觉——试卷发现来后,他们会感到试卷中的题目大多数是很熟悉的,有一部分甚至不需要计算都可以保证写出准确的答案,只有最后的一两道题目是没有十分的把握的,但也基本上有信心可以做对。- 有这种感觉的学生往往成绩都会达到147分左右(150分满分)。他们之所以没有得满分,往往不是因为有什么题目做错了,而是因为有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样而扣去了几分。- 基于这种调查,三倍快速学习技术提出:一个题目不仅要做到满分,而且要非常熟练地做到满分。具体标准就是:如果一个题目需要10分钟做出来,在这个学生学会这个题目以后,这个同学必须能够达到在8分钟之内做出这道题并得到满分。否则,就不能说会。- 3.举一反三- - 经过前两步的学习,一个题目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基本上已经没问题了,进一步的做法是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当一个题目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到满分的时候,就需要进一步问自己:- 这个题目可以有几种解题思路?- 哪种思路最快,而且最容易让人接受?- 这个题目曾与以前的哪个题目比较相似?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相似点分别在哪里?- 这个题目实质是什么问题?- 这个题目的前提条件可以有几种变化?- 每一种变化怎么做出来得满分?- 问题可以有几种问法?- 每一种问法通常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这个题目解决方案的关键是什么?- 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 出题人考的是哪个点?- 如果有隐含的条件,那么隐含的条件是什么?- 还可以怎么给出隐含条件? 考官设了什么陷阱?- 他出题是不是够妙?- 如果我出题的话,怎么出题会更能够考出学生的水平?- 显然,要做到上面提到的三点并不容易,所以很少有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把知识学到这个程度。- 难以执行的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认真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做到满分”的能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搞砸中考的十个坏习惯
- 下一篇:中考复习冲刺阶段:梳理考点查漏补缺适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