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备战2019中考收藏


    2019中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备战2019中考收藏
    1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时间不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引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
    1中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1初三物理重要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