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按做人的要求来教育孩子改变孩子平庸的人生


    那么如何使孩子改变“平庸”呢?其实可以很简单:按做人的要求来教育。懂了该怎样做人,孩子一定能教育好。
    当今的孩子好像都很聪明,都很优秀,其实那只是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的一种幻觉。如果在国际视野下,“平庸”似乎是许多中国孩子的标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无权利意识。自孩子想独立做事起,权利就被剥夺了,从吃饭到穿衣,从玩耍到兴趣班,统统没有决断权。从未行使过权利,也就没有权利意识,自然也没有责任意识。
    情商低下。不懂得换位思考,不顾及他人感受,说的话做的事不合常理不得体。被溺爱放大了“自我”,被包办的生活学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后劲乏力。考试成了人生的全部,升学成了终极目标。抱负、理想、情怀,在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不仅稀缺,而且陌生。
    没有格局。日复一日的考试、分数、排名,难免让人变得势利、格局狭窄。没有了修身齐家的自觉,更没有了治国平天下的志向。
    兴趣枯竭。被升学绑架,一旦获得可加分的证书,所谓兴趣活动迅即烟消云散。
    暮气沉沉。为考试而活着的生活,压抑、忐忑、惨烈。有的孩子全然没有了年轻人的朝气和热情,不要说伸张正义、捍卫真理,就是撑起自己都难。
    思想无力。没有观点,没有见解,没有幽默感,没有有力量的表达,习惯于人云亦云。
    无趣乏味。人成了考试机器,只有分数,只求功名。功利、世故、物质、知识面关注面狭窄,没有了天真无邪、人情冷暖,没有了好奇心。
    求知欲缺失。过度的应试,让孩子们成了学习的叛逆者,上大学后的放任就是证明。悲惨的结局是,“好学一族”成了世界上阅读量最少的人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