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少年暴躁脾气(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9 06:09:51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家长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往往会让孩子本来不错的心情迅速睛转多云,接着便会来一场暴风骤雨。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绪而言,只要家长的情绪不好,会让孩子马上情绪变糟糕,而这种负面情绪在彼此情绪对立之中,不断被强化着。时间久了,只要家长面对孩子行为简单粗暴,少年就会以粗暴相向。试想一下,这样的亲子关系,何谈之教育呢?我想,就连陌生人面对面也至于如此吧。不知道我说这些话的时候,身为父母的您是否扪心自问一番?你将以何种态度,什么样的心情面对孩子? (三)家长缺乏修养,让孩子逐渐失去和父母交流的兴趣。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被社会风气同化的几乎迷失了自我。一面过度追逐物质生活,一面又不愿意学习。结果是大脑空空,只剩下铜臭和追名逐利了。再看孩子,他们是紧跟时代步伐成长的,他们一面享受着父母辛苦工作带给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却经不起风雨挫折。在娇惯中成长的少年就如同温室里的芝兰,只要受到稍许刺激,便会心理无法承受,动不动就闹情绪,感觉满世界对他都不公。所以,这里就涉及到家长自身修养问题,修养是什么?就是你的气质、学识、情绪掌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育儿能力。 家长各领域知识皆很少学习,又不愿意动脑思考,也不愿意提笔写作,常会感觉大脑空空如也。每当面对自己孩子时,只要张嘴一说话,就是空嘴大道理,空洞的说教,甚至有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套话。这就很容易让少年反感,因为这些话他们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事实上,家长所说的那些话,根本从内心深处无法唤醒孩子自尊、自立和自强的情感。追风之气,常常让家长显得特别俗气不堪,没有个性的家长,恰是孩子瞧不起父母最重要的一点,因为风气之下,孩子们眼中都渴望看到的是正气、公平和责任。 (四)家长面对孩子时口无遮拦,极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说家长指责最多的话,莫过于与孩子学习有关的事儿。比如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帮助孩子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指责孩子不用功,不努力。比如接到老师的投诉,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调查真相,动动脑筋和孩子聊聊,而是一味迎合老师,批评孩子。诸如这些现象,还有很多。在这里我要告诉家长,你如果凡事不三思,张嘴就来,保证你说话不经大脑,不用多次,有那么两三回,孩子对你的印象就定位了。只要你批评孩子,他们就会找无数的理由对付你,直到把你招逗的火冒三丈,接下来,就开始发生家庭战争。 在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挺高,比如对孩子的一些这错抓住不放,动不动就拿出来讽刺挖苦,怪孩子做事笨手笨脚,吃东西样子难看,和异性同学稍加靠近就过度敏感,窥探孩子隐私,说孩子是笨蛋、傻瓜、懒虫等。这些都极易伤害少年的自尊,久而久之,会让少年极易敏感,会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哪怕与父母粗暴面对。说到这里,我想读这篇文章的家长,你不妨静下心来,想想,你平时是否会做这些事呢?如果你做了,怪孩子愤起反击吗? (五)家长自身榜样形像差,却批评孩子做的不好。我经常问一些家长,你们平时在家里礼貌习惯做的怎么样?你有运动的爱好没有?你喜欢阅读吗?你情绪自控能力如何?你善于动脑思考问题吗?你做事有条理吗?你有敏感的时间意识吗?你有做事目标和计划吗?你下班后愿意陪伴家人吗?你喜欢听流行音乐吗?你经常接触孩子的同学和玩伴儿吗?你面对老人的态度如何?很多问题,都会把家长问的苦笑,要么以工作忙为借口,要么直摇头。上面这部分问题,是孩子们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习惯与技能学习基础,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父母的榜样力量来带动,也需要父母手把手去教,但你如果做都做不到,又如何影响和传授给孩子呢? 我在三段式培养孩子走向独立的观点中,一直强调,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更多时候,应该培养孩子如何去学着尝试(模仿)做大人,比如观察大人如何承担家庭责任,如何为人处事,如何独立自立,如何做有好品质,好气质,好修养的人,等。这些都为孩子在准成人阶段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如果你一味地和周围世俗的家长一样,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和成绩,那肯定会把如何培养孩子做高品质的人都忽略掉。一旦孩子厌学,失去学习兴趣,到时你肯定会焦虑万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家长改进教育方式要有三个原则
- 下一篇:中考考得差的还有因为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