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辅导—力和运动(2)
http://www.newdu.com 2025/09/07 07:09:0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摩擦力 在中考时,主要考察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及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题方法侧重于对概念的理解,只有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才能综合分析问题.下面是对一些容易出错概念的分析和说明,并在中间穿插例题介绍和解题方法. 1.如何选择参照物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要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叫静止.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叫运动.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通常我们是以地面或与地面固连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2.如何求速度(v)、路程(s)和时间(t)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如生活中:飞机的速度,汽车的速度,人的步行速度,自行车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 (6)速度单位: 国际单位:m/s(米/秒) 常用单位:km/h(千米/时) 换算:l m/s=3.6km/h (7)速度计算公式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做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均为: ![]() 3.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例如: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如果它受力,则一定受的是平衡力. 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所受的力一定是非平衡力. (2)要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力:如重力,用符号G表示,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还有:压力(F),支持力(N),拉力(F),这一类力属于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施、受力物体互相有挤压作用,且施、受力物体之间互相接触.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另外还有摩擦力,用符号f表示.产生摩擦力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3)在分析物体受的力时,一定能找到施力物体. (4)在多个物体互相牵连,受力比较复杂时,可选定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这种方法叫做隔离法. 4.如何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我们已经在本节的第一部分进行了复习.而相互作用力也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而平衡力作用于一个物体. 5.如何用“惯性”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6.物体何时受静摩擦力 有的同学认为:物体静止放在支持面上,就一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这个分析是错误的. (1)何时产生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和与它方向相反的外力大小相等. 7.物体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求合力 (1)当两个力F1和F2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已在前面“命题思路导航”中复习过.当这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如何求合力呢? (2)合力的取值范围:合力的最大值为二力之和,最小值为二力之差,在这个范围内的其他值都有可能。 8.如何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 有的同学认为:物体受的力越大,运动就越快;物体受的力越小,运动就越慢,物体不受力,就要静止.这种分析实际错误地理解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任何力时,也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物体受力并且做直线运动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2)当物体受不平衡的外力时,若合力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3)当物体受不平衡的外力时,若合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