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专题复习--审题专题


    审题的重要性:中医看病,先要知道这是什么病,才能开方子找对症的药。审题,就是通过阅读题文和题图,想象物理图景,弄清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过程,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等而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活动。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俗话说七分审题三分写,解题时不注意审题,导致错解是屡见不鲜的。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审题呢?一般要求,是先要理解问题,逐字逐句的提炼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挖掘出隐藏在文字当中的条件;读题、画图,把题目中众多的信息筛选转化到大脑中,进行信息处理。但正如有的老师讲:解题方法是要学生悟懂的。所以,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悟会如何审题,是学会如何解题的第一步。
    审题要解决的目标:一般情况下,通过审题,分析一个物理问题的步骤及要达到的目的如下:1、知道题目给出了什么?2、知道题目要求什么?3、挖掘题目隐含什么?4、题目考察什么? 5、规律是什么?
    审题的能力训练:为了达到解答上述问题的目的,审题过程应特别注意以下六种能力的训练:
    一、关键词寻找并理解的能力
    在读题时不能只注意那些已经给出的具体数值或字母等已知条件,而对那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其中一些“关键词语”视而不见。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本题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本题所涉及的物理方向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我们用初中物理中“有关杠杆的定义解释”为示范来说明关键词及其理解的重要性: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关键词一:在力的作用下------提到力,就要准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知识。
    关键词二:可以--------------- “动与不动”还不一定,为以后讲解静止和匀速转动做准备。
    关键词三:绕……转动---------力的作用是让它转动,而不是做其它的运动。
    关键词四:固定点---------------从字面理解,就是在这个杠杆系统中固定不动的点,也就是支点。
    关键词五:硬棒------------------不可变形,就是说初中物理研究中所提到的杠杆都是理想模型。
    二、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
    物理的问题一般会有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联系科技等方面的问题,不少题目的条件并不明确说明,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中,需要我们经过分析将其挖掘出来,而这种隐含条件的理解,常常是解题的要点。部分隐含条件隐藏并不深,属于常见的类型,如:题目说“光滑平面”既摩擦力可视为零。从某种角度上理解,简单隐含条件的解释,与上一步关键词的解释有相同之处。
    但有一些物理习题,其已知条件和待求的结论常常处于较深的隐蔽状态,挖掘出这些条件,将成为求解这类题的关键。
    三、干扰因素的排除能力
    在题目中设置干扰因素,常常是命题者考察能力、特别是考察理解能力的一种手段。所谓干扰因素,是指那些与解答本题没有关系,但却对考生的思维产生干扰的已知条件,能够迅速找到它们,明确它们的确与本题要求无关。在解题过程中敢于大胆放弃它们,使问题清晰化,关注数据,审核模型。解题才能迅速而正确。
    四、临界条件的分析能力
    有很多的物理问题都涉及临界状态,比如运动学中的“恰好匀速直线运动”、力学中的“二力平衡状态”、光学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成像、热学中的熔点和沸点、电学中的用电器恰好正常工作等。由于临界状态是“问题”发生突变的关键所在,在物理问题中又带有隐蔽性,稍不留心就导致错解,因此,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特别是注意临界状态的分析,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临界值。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插图、示意图甚至选项的借助联系能力
    读题之前可以先看图,物理试题很多都附有插图,插图有助于迅速熟悉题目。画示意图是解题中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幅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借助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审题,可丰富对物理情景的想象力,为正确解题叩开大门。部分选择题还可以利用选项来辅助审题。
    六、日常基础能力:防患于未然―――分解法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来谈谈绘画的方法。如画人,可以用依次画出相邻细部的方法去完成。也就是说,先画出完整的眼睛,然后画眼睫毛和鼻子等。同样的一幅画,也可用“不断加细法”去完成。也就是先画出人物的主要部分和轮廓,然后逐渐画上那些细小部位。
    几乎每一位画家都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法。其实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绘画,而且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分解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在审题阶段就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解决了这些小问题,也就解决了原来的问题。而每一个小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问题。
    采用这样的解题方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解题者具有熟练的技巧,把问题分解为自己能够解答的小问题;②解题者要掌握解决一些关键习题的知识;③审题时善于组织基础知识,以便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时候,能够顺利地找到需要的信息。
    将解题过程分解为一系列易于处理的步骤,就可以使解题过程大为简化。解答科学问题时,通过这种不断加细法,就可能得到完满的结果。
    中考专题复习审题专题.doc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