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材料制成的导体的电阻会随导体所处环境的温度、光照、磁场、压力等的变化而灵敏地变化,用这些材料制成传感器,可以灵敏的将温度、光照、磁场、压力等非电物理量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以实现自动控制或利用电流表实现对温度、光强、磁感、强度、压力等非电物理量的测量。以敏感电阻传感器在自动控制及灵敏测量中的应用为背景,编制探究性、开放性物理试题,是新课程高考试题的特点之一。 1.热敏电阻问题 例1(2008广东物理-15)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图1的实物图上连线。 (2)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图2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t(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本实验研究的是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需建立的是电阻的R-t曲线,温度可由温度计测出,而与不同温度对应的电阻,借助于电压表的读数及电源的输出电流,由欧姆定律算出。此法属于测电阻的常用方法,属于“伏安法”的变通,故电路应如图3所示连接。实验中需测的量有电压和温度,所以(2)②中两空应填“读出温度计示数”“读取电压表示数”。在图象上任选两点,可计算出图象斜率为0.4,由于图象的纵截距为100,所以图象的方程应是:。
 本实验研究热敏电阻的R-t特性,但实验的电学操作部分实际是电阻的测量,把传统的测量电阻实验原理及方法,放到了研究热敏电阻R-t特性的背景中,解答此题,关键还是对伏安法的熟练掌握。 2.光敏电阻问题 例2(2009山东理综23-2)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在给定的坐标系(图4)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②如图5所示,当1、2两端所加的电压上长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 提供的器材如下:光敏电阻RP(符号,阻值见上表);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10kΩ,R2=20kΩ,R3=40kΩ(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S及导线若干。 解析: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 特点: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②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 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即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kΩ,两端电压为2V,而电源电动势为3V,所以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或串联分压定律可算得,分压电阻阻值为10kΩ,即选用R1。 此题属于利用光敏电阻设计路灯自动控制开关问题,题中给出与路灯开关开启时刻照度对应的电阻值为20kΩ,此时能够启动控制开关的电压是2V,只要将光敏电阻与另一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源,将控制开关与光敏电阻并联,则当光敏电阻两端电压为2V时,控制开关将开启路灯照明。此题的设计电路部分,实际上是分压电路的设计问题。熟练掌握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有些光敏电阻,当光照非常弱时,电阻非常大,此时它相当于断路,作用相当于开关。 3.磁敏电阻问题 例3(2008山东理综-23)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若图6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一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B.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7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  提供的器材如下: 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Ro=150Ω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 C.电流表,量程2.5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置入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根据下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________Ω,  结合图6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________T。 (3)试结合图8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8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一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1)测量不同磁感时的电阻,属于电阻的测量问题,结合题中所给仪器器材,可确定实验原理是“伏安法”。由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较小,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从图8可以看出,加上磁场后,待测电阻阻值较大(远大于电流表内阻),为使误差较小,测量电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实验电路连接如图9所示。  (2)由表中数据,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算知磁敏电阻的阻值为1500Ω,由图6可读出对应的磁感强度为0.90T。 (3)由图8可以看出,在0~0.2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不均匀变化);在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 (4)由图8可知,磁场反向,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 此题中实验电路的设计,关键还在于对“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基本方法的熟练掌握与理解。 4.压敏电阻 例4(2007广东物理-8)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10(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10(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运动中小球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两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由电流变化图象可以看出:从0到t1时间内、从t2到t3时间内电路中的电流保持恒定不变,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压敏电阻的电阻值保持不变,由题意可知,这两段时间里,压敏电阻受到的小球水平向左的压力保持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敏电阻对小球水平向右的压力保持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D对;从t1到t2时间内,电流变大,说明压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受到的小球水平向右的压力逐渐增大,压敏电阻对小球水平向右的压力增大,小球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即小车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故AB错。本题选D。 此题的分析求解过程,是电阻的压敏特性(题意)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对压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所受压力关系的正确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