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知识点总结 > 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分类例举,附练习及答案(2)


    4.妇抚儿乳(《口技》)“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5.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6.其夫呓语(《口技》)“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宾客大宴(《口技》)“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
    9.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10.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1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转化为动词“怨恨”。
    16.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二)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
    4.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6.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3.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4.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转化为名词,“飞奔的马”。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转化为名词,“产出”“收入”。
    6.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故”“新”,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旧知识”“新收获”。
    (四)意动用法
    1.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
    2.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
    3.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
    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是“以之为异”。
    6.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耻”是“以……为耻辱”。
    (五)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
    3.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
    4.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
    5.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练习|解释下列各文言语句中的活用词.
    1.一狼洞其中。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3.失期,法皆斩。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其一犬坐于前。
    6.潭西南而望。
    7.吾射不亦精乎。
    8.无鲜肥滋味之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