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03:09:27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现将知识点总结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3)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2.经线和纬线 (1)经线 ①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 ②经度: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与两极的连线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2)纬线 ①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向东西方向。纬线形状为圈。 ②纬度:纬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人们把纬度分为低、 中、高纬度。0°~30°为低纬度, 30°~ 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 (2)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3)地球表面的五带划分 北寒带(66.5°N--90°N) 北温带(23.5°N--66.5°N) 热带(23.5°N--23.5°S) 南温带(23.5°S--66.5°S) 南寒带(66.5°S--90°S) 4.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指的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3)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内容也越详细,精度越高。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与南极洲。 4.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三)天气与气候 1.气温及其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2.从赤道向两级气温逐渐降低。 3.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 (1) 热带气候 ①热带雨林 ②热带草原 ③热带沙漠 ④热带季风 (2)亚热带气候 ①地中海 ②亚热带季风 ③亚热带湿润 ④亚热带沙漠 (3)温带气候 ①温带海洋 ②温带季风 ③温带大陆性 (4) 亚寒带气候 (5)寒带气候 ①极地冰原 ②极地苔原 4.中国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性、热带雨林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