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5/09/22 01:09:19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历史是中考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初三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 ![]()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四、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 (1)时间:1919年6月 (2)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五、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 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1)时间:1922年 (2)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六、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七、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社会阶级矛盾。 (2)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中下层人民的信任和统治阶级及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2.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理和总统大权于一身。 3.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4.内外政策:对内: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