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作文预测题及写作指导与范文:亮点(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1 11:09:59 今朝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9中考作文预测题] 五、写作(共50分) 23、以“亮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拟题目,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 (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中考作文解析] 现代社会,“亮点“一词使用频率极高。“亮点”,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②比喻突出的优点。” 作文审题指导: 标题作文从形式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裸题”作文,即没有任何提示材料的标题作文;一类是提供了材料的标题作文。供材料类标题作文从立意上看,又可以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封闭型作文必须严格按照材料所限定的中心立意;开放型作文则近似于话题作文,只规定写作的范围,立意和选材上留给同学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本题就属于相对开放的供材料类标题作文。 从写作范围上看,把本题所给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现代社会使用率极高的“亮点”(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比喻突出的优点)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材料本身只规定了写作范围: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人或事物突出的优点。而对这两个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既没有表示肯定,也没有加以否定。今朝中考作文网:jzjy365.com收集。因此,“亮点”这个题目的立意是全方位的:你既可以肯定它,论述“亮点”的好处,“亮点”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否定它,分析“亮点”的弊端,“亮点”的危害。 从选材上看,既可以写自己的“亮点”,也可以写别人的“亮点”;既可以写历史上的“亮点”,也可以写当今社会的“亮点”;既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写自然、社会的亮点,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写一个人或事物的亮点。 从文体选择上看,既可以歌颂有“亮点”的人或事物,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围绕“亮点”表明自己的认识或思考,写成议论文。 [中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亮点 月亮本不会发光,但经过太阳的照射,人们发现了它的亮点,于是有了“月光如水水如天”的赞美。流水本无意,但人们发现了它与愁绪有着难以名状的相似,于是有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喟叹。或许世间万物本来暗淡,但人们发现了它们的亮点,于是世界从此多彩,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亮点。 学会发现他人的亮点,是一场与才华的对话。 世上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庞统相貌丑陋,言语不羁。孙权看到的是一个狂士,而刘备却发现了他经天纬地之才,委以重任。诺维茨基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网球运动员,正当他失意之时,他的篮球天赋被发现了,于是有了现在NBA赛场上威风八面的“诺天王”。人的才华如同裹在岩壳下的晶石,当才华被发现时,就是晶石闪耀光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发现他人的亮点,这是一场与才华的对话,更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蜕变。 学会发现自己的亮点,是一种自我认识。 他年轻时在绿茵场上碌碌无为,但他发现自己的天赋不在于踢球而在于指挥,于是他执掌了一支不起眼的球队。很多年过去了,这支球队——曼联,成了令人畏惧的“红魔”。而他——弗格森,正是这支“红魔”的“魔王”。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人是平庸的,只在于潜能是否被发现。与其等待伯乐,不如自己做伯乐,相出体内潜藏的“千里马”,重新认识自我,活出另一种生活。 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亮点,是一种生活态度。 苏轼被贬,郁郁不得志的他发现了山水的脱俗,于是活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生活有时看似平淡无味,但其实处处充满亮点。一株良木,一片落花,一滴雨露,又或是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只要用心感悟,无不是生活中的一个个亮点。要学会发现,生活便不再淡而无味。 人类历史之所以灿烂,在于我们懂得发现亮点,这是一种对美的发现与追求。世界本来暗淡,但却因为我们发现了亮点而多彩。 【简评】 这是一篇结构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要学会发现亮点”,在此基础上,从“学会发现他人的亮点”,“学会发现自己的亮点”,“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亮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脉络清晰,逻辑严密,首尾呼应。论据中外兼具,紧扣中心。语言上,句式整散结合,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层如果在苏轼之后再举一个例子论述则更充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