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2019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练习(3)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分)
    1.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
    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评分:答出一种写 法,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分。
    (一)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斜”现读xie?,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 2分)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
    3.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2分)
    1、答案:xia? 共2分
    2、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共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o(2分)
    1.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 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