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记得收藏(3)
http://www.newdu.com 2025/09/28 04:09:1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03 机械功能 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有力 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04 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05 压强知识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同一液体 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20中考时间轴,新初三如何备考?
- 下一篇:中考语文议论文得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