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的老毛病,家长这么治才有效
http://www.newdu.com 2025/09/27 10:09:1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家长们又开始头疼了:平时工作就够忙的,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可现在的“熊孩子”啊,就不听!就不听!就不听!一会玩手机,一会打瞌睡,1个小时的作业非要做3个多小时,弄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还不想起,这可咋办啊? 其实,让孩子专心写作业并不难,父母只是没找到他们的真正需求。孩子的真正需求并不只是玩,他们还不想因完不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也就是说,他们也想既满足了自己玩乐的需求,还能顺利完成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 既然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便来分析需求 分析前必须要明确主次,到底哪项需求才是孩子的主要需求呢? “肯定是玩啊!他们最爱玩!” 不对,他们爱玩不假,但如果没有解决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个需求,他们很难开开心心的玩。据一项统计发现,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时玩手机、游戏等的水准都只是平均水准的76%,这说明孩子在没完成作业时并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放松的去玩,他们只是在拖、在逃避! 为什么会拖拉、逃避呢?可能有三个原因: 1.不会做 遇到了难题,暂时解不开,大多数孩子就觉得烦,先玩一会吧。可家长们要说了:“他们不会问吗?”可以啊,但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你的一句:“这都不会做,上课听讲了吗!”当然,您也可能不会说,只是耐心的跟他讲,但同样会在孩子脑中产生一种“这题我不会做,妈妈会不会觉得我笨”的自卑感,所以在这种痛苦来临前,他会选择逃避一会,先歇歇吧! 2.作业太多 一时半会很难做完,甚至有可能做到很晚(这里必须要替孩子说说话,老师们,少布置点作业吧!),完成作业的目标遥遥无期,令他们看不到希望,所以很容易中途用拖延的方式来逃避。 3.习惯 有一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拖拉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在平时学习中逐步养成的,如果真摊上了这种孩子,家长请先别抱怨,先检讨一下自己,原来干啥去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是不是没有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没有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帮助他。 分析完了孩子的需求,便是解决需求了 1.解决玩乐需求 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量给他制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时间,告诉孩子,只要按时做完作业,就会给他时间让他玩,让他吃一颗定心丸;相反,如果作业拖拉,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减少玩的时间。 2.解决老师任务的需求 我们也分三种情况来解决: 遇到难题,告诉他可以先放一边,等全部做完再一起汇总问家长; 针对作业多,可以将作业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让孩子在15-20分钟内即可完成,大大增加他的成就感,而不会总觉得遥遥无期; 针对养成习惯的孩子,除了检讨自己外,还要给孩子改掉毛病的时间和空间,看到进步时一定要多鼓励,“今天做的速度有提高,虽然耽误了些时间,但也很不错了,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下。”这样孩子反而会更自觉,比天天唠叨强多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重点四字成语复习攻略(四)
- 下一篇:中考英语作文素材:50个经典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