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初中物理高分的7大杀手锏


    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
    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
    1.分类法
    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
    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
    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
    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
    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
    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例如:
    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
    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而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1.根据公式想物理概念
    对于ρ=m/V,可以记:单位体积某物体的质量叫物质的密度。
    2.根据公式记单位
    记住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单位进率。
    3.根据公式想变形公式
    多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扩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根据公式记影响物理量的因素
    例如从f=Fμ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且成正比;
    又如通过P=F/S记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其实质是乘积式或比值式的物理量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5.通过公式想实验
    公式是实验的原理所在,从公式中想所要测的物理量,从所测物理量想所需的实验器材,再进一步想实验过程,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规律:学习物理的关键
    物理规律是人们通过长期努力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结论,必须深入领会,加强理解,为了帮助记忆,我们通过口诀方式归纳如下:
    1.弹簧秤原理
    弹性限度是条件,伸长缩短很关键
    变化包括两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压。
    2.惯性定律
    不受外力是条件,保持匀直或静止
    平衡效果合为零,相当没有受外力。
    3.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要受浮力不密底
    排开液体的重量,V排ρ液乘以g
    4.功的原理
    任何机械不省功,总功有用额外和
    对物对功才有用,机械绳重摩擦额。
    5.杠杆平衡条件
    静止不动匀转动,力乘力臂积相等
    支点受力画力线,作出力臂是关键。
    6.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角等,成像都是虚像的
    物像镜面对称轴,镜面凹面均适用。
    7.折射规律
    两种媒质密不同,三线共面角不等
    密度大中角度小,垂入射很特殊。
    8.欧姆定律
    同一导体同状态,电压电阻定电流
    电阻导体本属性,材料长短粗细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