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15条化学必考重点知识(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3.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一切化学反应):分解反应(一个变多个)、化合反应(多个变一个)、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加【足量】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不能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不会先与盐反应
    常见的颜色与状态:
    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铁离子黄色,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氢气火焰淡蓝色(天蓝色),碳酸钠白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粉末
    检验物质时,常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
    除气体杂质:用固体或液体
    例: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变为氯化银沉淀)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掉氯化氢产生二氧化碳)去除
    除固体杂质:用气体或液体
    例:氯化钠中有碳酸钙,可加水溶解,过滤后蒸发结晶;铜粉中有锌粉,可用铜盐溶液(置换)或酸(反应);氧化铜中有碳粉,可直接灼烧(C变为CO2)
    除液体杂质: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
    例:氯化钠溶液中有硫酸铜,可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是沉淀)
    酸的五条通性
    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碱的四条通性
    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如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
    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
    〔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适量】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即可。贴士: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应,要做到很难,说说很简单……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钡。
    如何只用一种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1.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2.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3.酸(可鉴别金属等)
    4.碱(可鉴别非金属氧化物等)
    5.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