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三种套路(3)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
    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6、诗人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昌龄的雄健浑厚,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韩愈的奇特新颖,李贺的忧郁激愤,元稹的艳丽浅近,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黄庭坚的自然流畅,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辛弃疾的气势雄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