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梳理总结了八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参考。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总结
    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2.地貌特征: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
    3.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