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之查漏补缺
http://www.newdu.com 2025/09/23 07:09:0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所谓查漏补缺,就是找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完善,让知识的吸收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在试卷分析过程中,通过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学生要重点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巩固这些知识点,除了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对知识的精细加工,做到举一反三。 有效巩固薄弱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英语学科可以制作单词卡片,然后将考试中拼错的单词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复习,提高记忆效率。还可以建立各个学科的“错题本”,尤其是较弱的学科。“错题本”不仅可以汇总错题,还可以将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对孩子有所启发、让孩子有所领悟的例题整理上去,但要记住,平时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多看、多思、多问。这样可以快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一本或数本“错题本”记满以后,可以再重新整理,孩子会做的可以删去,不会做的可以保留,如此反复,直至完全掌握。 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在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和与应试能力的强弱。学生在考试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做题方法不对、不会审题、检查不细等方面的不足,弥补这些不足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要端正考试的态度,不能只关注分数,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孩子的高效学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培养孩子的应试能力。要把考试当成检验孩子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机遇。比如,学生平时学习不够踏实认真,容易浮躁,考试时看到孩子会做的题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轻心,最终失分。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与态度不好,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具备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与复习;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并做好笔记;多动脑,勤动手;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孩子见解;独立完成作业并经常反思。 而培养这些好习惯,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逐渐培养孩子对各个学科的兴趣。 ②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习惯。 ③坚持不懈地强化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