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4)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10:09: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这种较长较复杂的句子,乍一看没什么毛病,但提取主干后变成了"表明我国已经能力",显然是缺谓语了。在"已经"后面加个"具备",成分就完整了。 3.缺宾语 看见定语较长的句子,应当注意检查一下句子是否有宾语。 例: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后面没有对应的宾语,应该加上"……的制度"。 例: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的什么?话没说完。在"3个生产厂"后补上"……的大型企业",宾语中心语就有了。 4.缺介词 例:周日,嘉成老师跟他关系最好的宏涛老师去逛街了。 乍看之下好像没什么问题,分析一下句子成分会发现"跟他关系最好的"是修饰"宏涛老师"的定语成分,而这里想表达的是"嘉成老师和宏涛老师"去逛街了。若要修改,在"跟"字前加个"和"即可。 【例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出色的历史知识功底,使超帅老师得到了同事们的肯定。 B.语文老师们周末开会讨论了如何提高作文批改质量。 C.那种不顾林区实际,片面强调粮食产量,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 D.他很后悔,怎么就和跟自己共生死的好战友分道扬镳了呢? 【答案】D 【解析】A项"由于"和"使"去掉任意一个。B项"质量"后加"……的问题"。C项"产量"后加"……的做法"。。 07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08 第八部分 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语文满分作文:时光荏苒,相逢不再
- 下一篇:初中生必备的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