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道初中语文课内诗词鉴赏题汇总(5)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10:09:36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5.从视觉听觉概括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抒发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以及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无奈。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诗中最能表现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揭示农民矛盾的心理,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珍惜这昼长的夏天也顾不得炎热太阳的炙人了 3.结合《悯农》(锄禾日当午)和本诗,发表一下你的感想。(不多于200字) 赏析: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正面描写农民辛勤劳动的句子。 5.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揭示赋税繁重。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比兴手法,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的大胆执着追求,感情坦率、朴实。《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赏析:比兴手法,描写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二句写战争形势的紧迫,描绘敌军之多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催垮,跳动着的铠甲像鱼鳞闪耀在阳光下的画面。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势的危急,表达了作者誓死报国的雄伟壮志。因此,它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诗人以色彩斑斓的战争风云,构成了悲壮、奇特的意境。 3.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4.反应了作者立志报国的决心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