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语文阅卷老师: 孩子,我凭什么给你高分?!(2)


    孩子,如果你总是让最“亮”最“靓”的话湮没在大的段落中,哪里有理由给你高分呢?
    另外,你养成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来写考场作文了吗?每次作文写多了,能不娴熟能不出彩吗?
    你选材有妙招吗?
    如果不写苏轼被贬、屈原跳江、陶渊明归隐就写不成作文了吗?
    你替阅卷老师考虑过吗,他在几天内看屈原跳几万次江他心里是什么滋味?
    所以我说,看题目第一眼就想到的东西不能写,第二眼看到的也不能写,看第三眼想到的才能写。
    写《时间在流逝》能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算不错了吧,但当年阅卷现场以这一句开头的作文还是让人看厌了。好,你肯定会问“老师我没有素材怎么办,怎么积累素材,要不要读点书”?
    实话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不认为看几本《读者》《意林》还有一些商家应时推出的素材书能对考生有帮助。
    同样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到这个时候也没有积累素材的必要了,因为每一个人积累的素材都足够了,关键是提取问题。
    什么叫素材?
    只有内化成自己能用的才叫素材。
    并不是惊天动地、扣人心弦的才叫新颖的材料,否则中考作文就变成电影、迷幻小说的大比拼了;也并不是写感动中国人物、新闻联播人物就能够打动人,否则中考作文就变成教化工具了。
    孩子,你会接着问,那老师你让我写什么呢?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都是写生活琐事的——《红楼梦》《背影》《项脊轩志》哪一个不是写琐事的?
    其实教材上有多少我们可用的例子,但你总是嫌太俗,其实,最俗的是苏轼、屈原、陶渊明,而多数人对教材上的例子却熟视无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