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1《坚持依宪治国》学案、教案、知识点(4)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7:09:0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以宪法为核心 18、怎样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已有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据统计,落马的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中,徐才厚是首名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政才是首名落马的在职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荣是十八大后落马的首名副国级官员,周本顺是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在职省委书记,杨栋梁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首个国务院直属机构现任“一把手”,苏树林是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在职省长。年龄最大的是1942年12月生的周永康,也是由中纪委查办的最高级别正国级官员;年龄最小的是1968年7月出生的安徽省副省长周春雨。 思考:这份打虎成绩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我国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宪法知识知多少 (看宪法目录,明确宪法构成) 总结: 宪法的构成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活动二:探究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阅读教材第20页“探究与分享”) 1.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材料链接:2017年4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个“宪法法律宣传月”,为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遵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4月24日,乌苏市林业局在局机关四楼会议室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此次“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活动以宪法宣传为引领,重点宣传依法维稳以及安全生产、改善民生、扶贫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忠于宪法、遵守宪法,执法必须公正、准确和依法维护公民权益为内容,以强化全局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目的。 2.思考:为什么要举办“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 活动三:探究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 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 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师指导生分组讨论,整理课前准备的材料,鼓励生积极展开辩论。 师在生辩论后,引导生进行知识点总结。 3.教师归纳: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宪法既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又体现了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中国共产党更应该模范地遵守宪法,如果不遵守宪法,就会降低党的威信,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归纳总结: 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