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抓狂的“初二现象”,是家长都会遇到(3)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9:09:2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你的孩子还愿意和你谈心吗?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将同学、朋友作为倾诉心事的首选对象。有初二学生说:“和父母聊一些话题,比如明星、电视剧,家长不仅不了解,还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如果不方便说出口的,就自己写完锁进日记本里。” 据调查: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与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其中初二尤为显著。 3、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还是学习? 很多初二学生将学习问题归因于客观性因素,如学习难度加大。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 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 4、你的孩子经常顶撞你吗? 伴随着初二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甚至拒绝接受。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处在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渴望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和评价。 调查发现:当面对父母的压力时,初二学生选择“向父母反抗”的比例最高。当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观点时,47.22%的初二学生选择“努力争辩,说服父母”;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半数以上家长会“和孩子一起探讨”,30%左右的家长会“想各种办法说服他”。 5 “初二现象”家长要怎么做 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这三点是关键! 1、做有品位的家长 视人视其友,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 2、做善于沟通的家长 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交流沟通。教育孩子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敢于向学校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总是把矛盾、问题交给家长。 3、做积极、不消极的家长 相信孩子的未来是光明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4、做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5、做细心、不马虎的家长 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