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改一篇中考作文!阅卷老师在看什么?(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04:09:3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标准3:文章最好分成五至六段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好。 老师很不喜欢首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的“孕妇肚”式分段,也不大喜欢两三行就作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 首段短才能迅速入题,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中间七八行作一段,是因为这样长的段落能较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一个片断。 当然也不能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根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有时也会给人灵活和流畅的感觉。 标准4:篇幅以超过规定字数200字为宜 比如题目要求“不少于600字”,那么考生不要只写600字,而要超出一两百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600字”标记下面四至八行。 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只“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超出底线一两百字,会给人一种内容充实的感觉。 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题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有回旋余地的压迫感。 标准5:题材上要写自己真实经历的事情 比如,一个东莞的考生写发生在欧洲某国的故事,写发生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故事,写发生在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写求职场上某大学生遭遇的挫折,都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感觉——这个故事是从哪本杂志上抄过来的。 也不要照搬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因为那只能证明作者文思匮乏。更不要照抄前面阅读理解里的原文原段,那样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输的很惨! 中考作文的选材其实很简单,基本上是以“我”为圆心,以“我”的活动为半径来画圆,要能突出作为初中生的“我”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当然,写“我”并不意味着“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写,也并非要原原本本地写,而要有取舍、有加工、有变形、有重组地写。 考生可以将“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里,可以省略某个环节而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将同学的见闻嫁接到“我”的身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