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名师解读《骆驼祥子》(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02:09:3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老舍的语言显然是借鉴了说唱艺术,老舍的小说多由作家来叙述故事。《骆驼祥子》就是可以当作评书来说的。而在老舍的作品中,叙述者常常与人物打成一片,不仅讲述人物的各种际遇,而且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老舍解剖市民人生的小说创作中,幽默一直是一种鲜明突出的风格。但他写《骆驼祥子》时,幽默变成了深沉的讽刺或者诅咒,文字与血泪淋漓的现实相谐合拍。如对吝刻而善骂人的杨家,对蛮悍的张妈“受作亲军”的描写;对虎妞逼祥子喝酒,那“一股辣气慢慢的,准确的,有力的”往祥子脖子下走去的描写等等。 大量使用比喻是老舍文学语言的特点之一。他的比喻用得好,用得妙,有自己的风格。为叙写祥子的品质,作者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来形容:“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形容祥子在那个像布满了蛛网的社会里,他是一头小虫什么的,闯来闯去闯不出大小蜘蛛的馋物。 地方色彩 《骆驼祥子》所反映的生活老舍非常熟悉。他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现了北京下层市民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北平是我的老家,一想这两个字立刻有几百尺‘故都景象’在心中开映。”因而作品中的不少章节宛如一幅幅生趣盎然的风俗画、世态画。 从《骆驼祥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二十年代初故都北平所带有的独特的文化印记。特别是和主人公生活命运相关的,如铺主兜车、刘四“庆寿”、虎妞成亲、巫婆驱邪,以及还保存着旧有的仪式与气派的红白事情,都被作者描绘得有声有色。 名家点评 老舍“善用北京话??他是用纯粹的本国语言写小说的中国第一个作者,在他以前没有如此成功的人,在他之后我们还没发现着第二者” ——司徒珂 “至老舍出,更加重北京话的分子,故其著作正可与《红楼》、《儿女》(按:指《儿女传》)相比,其情形正同,非是偶然也。语言的精湛,是老舍小说艺术魅力的重要源泉。” ——周作人 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各科答题技巧
- 下一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