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初中生再不培养这些习惯,多努力多聪明都没用(2)


    其实,许多优秀同学上课之前都有这个习惯。有的甚至超前许多,有一位记者曾采访一位中考尖子生,问到暑假生活都做了什么时,她第一个回答记者的事情就是,提前学习下学期的课本知识。
    所以,你要知道,虽然同在一间教室,同一时刻,老师从同一个点开始讲,但是,每一位同学的起点是不一样的。你如果具备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有了先发优势。
    自我反省
    整个中学生涯结束时,大家学的知识、见过的题型、老师的教法、各自的聪明程度、努力程度都相差无几,怎样才能拉开别人和你的差距?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犯错的几率。如果平时对错误持无所谓的态度,那么到考场上,这种“习气”只会让你更紧张,犯错几率当然就只增不减。要想在考场上犯错几率小,就得平时重视自我反省习惯的培养,对错误“紧追猛打”。只有你视“平常”为“考场”,才能做到视“考场”为“平常”。
    所以,优秀的中学生,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错题本。
    良好的“纠错三步骤”习惯
    1.就题论题,改正错题本身
    这是纠错的基本功课,但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而大多数同学认为到此结束,因此,笔记、错题本一大摞,但是同样的错误还是反复犯。那是因为纠错还缺下面两步。
    2.就题论心,纠正自己的思考模式
    对同一类型的错误第二次犯错误时,就要提高警惕了,此时不要光是纠正解答过程,更要反观:自己是通过怎样的思考路径走上了这条错误之路的?比如有的同学为了求快,对题中条件常常也采取快读,结果审题不清,经常出现“唉,这道题本来不该错的啊”。
    像这类问题,你就必须慢下来捕捉到自己“急于求成”的心理,加以反思,下次才能够有效拦截此心理,那么这道错题才算纠正得比较彻底。否则“审题不清”的错误就会阴魂不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