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古汉语词汇(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10:09:2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释义】开合,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 【例句】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九: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 ǒu shì 【耦世】 【释义】随顺世俗,适应社会。 【例句】《吕氏春秋·赞能》: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 dàn duò 【淡沲】 【释义】风光明静的样子。 【例句】杜甫《醉歌行》:春光淡沲秦东亭,渚蒲芽白水荇青。 diāo bì 【凋敝】 【释义】形容残缺破败,可以指生活困苦或事业衰败。 【例句】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guà hé 【挂阂】 【释义】牵制,阻碍。 【例句】《世说新语·排调》:法师今日如著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pēi 【醅】 【释义】未经过滤的酒。 【例句】白居易《落花》: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 bǐng yí 【秉彝】 【释义】秉持常理。 【例句】《诗经·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cōng lóng 【璁珑】 【释义】玉石碰击的声音。 【例句】贯休《马上作》: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kǔn yù 【阃域】 【释义】范围,境界。 【例句】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可谓八作者阃域,岂独雄于诗僧间耶! chù zhì 【黜陟】 【释义】官吏降免或升迁。 【例句】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zhěn niàn 【轸念】 【释义】深深思念。 【例句】《梁书·沈约传》: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 jiào jiào 【皭皭】 【释义】洁白的样子。 【例句】《韩诗外传》卷一:「故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污然。」 wěng ǎi 【蓊蔼】 【释义】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例句】《抱朴子·博喻》:一条之枯,不损繁林之蓊蔼。 huǒ mín 【火旻】 【释义】秋日的天空 【例句】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yìn yìn rán 【慭慭然】 【释义】小心谨慎的样子 【例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dàng jué 【荡潏】 【释义】动荡涌起 【例句】杜甫《北征》: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cāi yú 【猜虞】 【释义】疑虑 【例句】《周书·文帝纪上》:朝廷若以悦堪为边扞,乞处以瓜凉一藩。不然,则终致猜虞,於事无益。 jué kuáng 【谲诳】 【释义】诡异怪奇,荒诞不稽 【例句】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wāng bì 【尪弊】 【释义】体弱多病 【例句】《晋书·皇甫谧传》:臣以尪弊,迷于道趣,因疾抽簪,散发林阜。 ōu yú 【瓯臾】 【释义】瓯与臾。比喻地面洼陷不平之处。 【例句】《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dàn dàng 【澹荡】 【释义】淡泊闲适 【例句】李白《古风》: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cī xìn 【疵衅】 【释义】过失 【例句】嵇康《与山世源绝交书》: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 quē yí 【阙疑】 【释义】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 【例句】《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jiōng yǒu 【扃牖】 【释义】门窗 【例句】归有光 《项脊轩志》: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yí cuì 【夷粹】 【释义】平和美好 【例句】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 dàng míng 【宕冥】 【释义】昏暗 【例句】王褒《洞箫赋》: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暏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 bì fèi 【蔽芾】 【释义】幼小的样子。一说茂盛的样子。 【例句】《诗经·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欺茇。 bì jī 【襞积】 【释义】聚集 【例句】尤袤《寄友人》: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 xū héng 【盱衡】 【释义】扬起眉毛,睁大眼睛。 【例句】刘孝标《广绝交论》: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hǒu yù 【呴吁】 【释义】怒吼;大叫 【例句】《论衡·雷虚》: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