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学习重点知识讲解(3)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10:09:11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或者说一个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另一物体(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除机械运动,运动还有多种形式,如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3、参照物 ⑴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⑵参照物的选择: ①任意性: 除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②合理性: 应根据需要和所研究的问题的方便来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没有特别指明参照物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描述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⑵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但物体运动的客观性不受参照物的选择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对运动的描述也是相对的。 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具有相对性的,但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 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步骤: ①确定研究物体 ②选定参照物 ③看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 §1.3运动的快慢 【考点解读】 1、比较物体快慢的常用方法 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2、速度 ⑴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⑵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定义式:v=st s—路程—米(m)t—时间—秒(s) v—速度—米/秒(m/s) ⑷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 ②常用单位: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1m/s=3.6km/h。 3、定义式v=st的说明 ⑴由v=s/t,变形可得:s=vt,t=s/v。 ⑵单位统一 ①s—路程—米(m);t—时间—秒(s); v—速度—米/秒(m/s) ②s—路程—千米(km);t—时间—小时(h); v—速度—千米/小时(km/h) ⑶对应性:v、s、t是对应于同一物体同一过程的三个物理量。对应性是代数据进公式进行计算的条件之一。 4、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⑶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的比值,这个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均无关。 ⑷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6、变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⑵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都叫速度变化。 ⑶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与时间、路程有关。 ⑷用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只能描述物体在研究过程中运动快慢的平均效果,不能准确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 ②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公式:V=S总t总 ③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物体通过的总路,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用V=S总t总算出平均速度,这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 下一篇: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