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都是这样做错的,你有没有被绊倒(3)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5:09:16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6.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例题: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此题先要思考这些事件所处的时间段:1950—1953年,然后思考其前提是新中国的成立,由此可见此阶段的特征应选D。 7.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例题:在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泉州属于()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解析:首先要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泉州属于闽南三角洲。所以,学历史时,要注意图文并茂,本题正确答案是C。考生易错选B。 8.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迁移能力欠缺 例题:15、16世纪欧洲封建国家的君主专制比同一时期的中国来讲要弱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分发展 B.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君主权力受到教会、诸侯的削弱 D.封建君主奢侈腐化,不理政事 解析:将同一时期的中国和欧洲进行比较, 15、16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相当长时间,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西欧占最高统治地位的是天主教会,封建君主要受天主教会的统治和束缚。考生易错选A,15、16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未得到充分发展,故本题选C。 例题:19世纪以后,中国和西欧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联系加强 B.封建制度衰落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新航路开辟 首先要注意题干所给时间“19世纪以后”然后分析此时西欧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工业革命,联系到中国的洋务运动、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得出结论正确选项C。 9.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能力欠缺 例题:从对时代发展的认识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C.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 解析:一部分考生错误地选择C,反侵略反封建是太平天国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特点。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时,历史阶段特征是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从题干的 “时代发展” 角度,本题应选择D。 10.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例题:促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是:①马歇尔计划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实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本题应选B。考生易错选D。 例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此题应根据阶段特征:此时新型民族解放运动指亚洲觉醒时期,故分析其原因应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并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正确答案B。 一个历史常识性问题是:决定性因素或者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角度答题。 11.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例题:苏联最终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