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学第一课,老师必讲7个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2:09:2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how:怎么样(过程) what::是什么(结果) 3、为什么学习历史 1、一个现实的回答是中考、高考都要考。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历史在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科目,无论如何学生都要把它学好。 2、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也需要学习历史。如果古往今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3、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一提到古代,我们无比自豪,一提到近代,我们却无地自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我们需要去探索的历史问题。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会消亡的,而一个歪曲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因此,要研究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熟悉历史才能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国家。 4、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说明读史可以鉴今。唐朝重臣魏征去世时对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人是一直很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的。毛泽东对历史的重视是大家都知道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总结了项羽对穷敌存妇人之仁的教训。 5、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传承民族辉煌。尧舜禹实行民族禅让,开了人类民主的先河;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岳飞背上刺的是什么──精忠报国;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顾炎武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7岁的毛泽东在长沙的一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撼天动地;这些史实告诉我们什么?坚韧不拨的毅力!宏大的人生志向!必将留下历史的辉煌!打开历史长卷,不难发现: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无数颗星星,他们是永恒的星辰,照耀着我们的前程,激励我们一代一代奋勇前进!所以,我们要学历史。 6、读史还可以使人知识渊博。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学历史,并不是在故纸堆中翻垃圾,也不是去挖古墓。对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的学科: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作文的水平,因为众多史实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论据。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诗人,不管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还是“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都可以看出毛泽东兼有文学、史学功底。孰不知,他将线装的《资治通鉴》读了17遍,通读了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妙言珠语信手拈来,也就“胜似闲庭信步”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手中还捧着他终身之爱《容斋随笔》。所以,我们要学历史,爱历史。从历史课中吸取政治、经济、文学素养,丰羽我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