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中学历史教材中“历史时间”的几种表述方法


    一、考古学上的“绝对年代”纪年法
    “绝对年代”纪年是考古学中年代学的范畴。由于原始社会的历史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而且距离我们又很遥远,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以及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地质学、古生物学等。绝对年代的表述有两种形式:
    (1)“距今××年”  如“人类的起源,距今至少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
    (2)“××年前”如“目前所知,我国生存年代最早的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这些都是绝对年代的表述形式,在讲述古代史特别是史前时期的历史时用的较多。
    二、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现代社会已很少使用。
    天干有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
    我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年、月、日、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干支排列的顺序是固定的,组合成的六十甲子的位置也不能颠倒,用它来纪年,就可以知道先后顺序。
    1895年的“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均是因为该年的干支是“甲午”、“戊戌”而得名,干支纪年的好处在于它是依顺序不间断的纪年,一个甲子完了,可以再接一个甲子,一直沿用到今天,如2008年是戊子年,2009是已丑年。
    三、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一直沿用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西汉汉武帝刘彻在公元前140年正式建立年号,年号为“建元”,此后,年号作为制度被历代皇帝继承下来,新君即位后绝大多数都要更换年号,重新纪元。年号成为我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