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3 05:09:06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国民党:张自忠上将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2)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 (3)各地青年学生、广大妇女、随工厂内迁的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抗战 二.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及地点:1945年4月 延安 2.内容: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1)国际: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 (2)国内:中国军队对日本发动全面反攻。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②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拓展延伸】 1.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3)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 (4)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3.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贡献。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3)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4.抗日战争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层、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全民族战争。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质。 (3)两个战场、两条战线并存,中共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4)持久性: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背景(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目的: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3)过程: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②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4)合作实现的原因: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共首先倡导,是国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5)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易错易混】 1.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2.中国共产党的调停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因素。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但合作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共同的民族利益使合作成为可能,西安事变只是起到了加速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七七事变(面临民族危亡)——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6.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7.台儿庄战役被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8.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是中国抗战以来最大规模战役,地点在华北,指挥者为彭德怀。 10.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1.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是美国对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 12.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不是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签订投降书)。 13.日本向盟国签订投降书的时间是1945年9月2日;日本向中国签订投降书的时间是1945年9月9日。 14.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5.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我检测】 1.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世界历史易错点清单
- 下一篇:部编版:八上历史常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