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解读(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3 11:09:01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学习延伸:知道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殖民扩张的趋势。 2.鸦片战争 学习要点:战争的爆发;关天培等人的抗战;《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习提示:理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3.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要点: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不平等条约。 学习提示:了解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为。 4.太平天国 学习要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学习提示: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5.洋务运动 学习要点:李鸿章等“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延伸: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6.中日甲午战争 学习要点:黄海海战和辽东陆战;《马关条约》签订;瓜分高潮。 学习提示: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人民觉醒的巨大刺激作用。 学习延伸:了解爱国官兵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7.戊戌变法 学习要点: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百日维新。 学习提示:理解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8.抗击八国联军 学习要点: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 学习提示:初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学习要点: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学习提示:了解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三民主义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10.辛亥革命 学习要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学习提示:理解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学习延伸:了解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要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临时约法》。 学习提示:理解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巨大历史意义。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学习要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统治。 学习提示:了解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的局面。 13.新文化运动 学习要点:陈独秀、胡适与《新青年》;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文学革命。 学习提示: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4.五四运动 学习要点:巴黎和会的失败与北京学生游行;工商各界支持;上海工商学联合行动。 学习提示:理解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习要点: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 学习提示: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6.北伐战争 学习要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学习提示:理解国共合作是推进国民革命的重要条件。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要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提示:了解民族资本发展所受到的阻碍。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学习要点:鲁迅、齐白石、聂耳;《大公报》、《解放日报》;商务印书馆、生活书店。 学习提示:了解大众传媒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延伸:了解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要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学习提示:理解井冈山道路的伟大战略意义。 20.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要点:红军的失利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北。 学习提示:了解红军长征中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 学习延伸:理解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学习要点: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西安事变。 学习提示:理解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要点:日本全面侵华与国共再度合作;淞沪战役与南京大屠杀。 学习提示:了解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抗战的意志和力量。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要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学习提示:了解抗战前期在正面战场上爱国将士的浴血奋战。 学习延伸: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支持的作用。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要点: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学习提示:理解敌后游击战在抗战中的地位。 学习延伸: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要点:全民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学习提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26.内战爆发 学习要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学习提示:了解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要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七届二中全会。 学习提示:理解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 学习延伸: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结论。 28.活动课 主题:了解家乡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建筑物、纪念馆等历史遗迹。 目的:感受近代中国对外抗争,追求独立、民主、富强的民族精神。 三、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恢复经济、社会改造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政权。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58年以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于求成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全局性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民族团结、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对外交往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知道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要点:政协会议;开国大典。 学习提示: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学习延伸: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巩固新政权 学习要点:恢复经济和社会改造;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抗 美援朝。 学习提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国家和驾驭建国初期复杂局势的能力。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要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 学习提示: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4.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要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 学习提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在经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的原因。 5.建设成就和奋斗精神 学习要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为人民服务的社会风尚。 学习提示: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社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6.“文化大革命” 学习要点:全国动乱;粉碎“四人帮”。 学习提示:了解“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指导下造成的严重灾难。 7.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学习要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 期。 8.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学习要点: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习提示:了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9.改善国计民生 学习要点: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 学习提示: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10.科教兴国 学习要点:两弹一星与航天技术;杂交水稻;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11.维护民族团结 学习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12.祖国和平统一 学习要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提示: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学习延伸: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1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要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重返联合国;全方位外交。 学习提示:理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学习要点: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15.活动课 主题: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目的:通过调查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四、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 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相继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后来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公元5世纪以后,随着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廷帝国。拜占廷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在地平线上浮现。 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形成了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古代尤为突出。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1.法老和金字塔 学习要点:法老;金字塔。 学习提示: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古代埃及国王集权于一身的政治特征。 2.汉谟拉比法典 学习要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第一部完整的法典。 3.古代印度 学习要点: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学习提示:了解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深远影响。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早期佛教的基本内容。 4.希腊城邦 学习要点:希腊城邦的特点;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民主。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5.亚历山大远征 学习要点: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东征及亚历山大帝国。 学习提示:知道亚历山大东征以及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学习延伸: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6.罗马帝国 学习要点:屋大维与罗马帝国的建立;基督教的兴起和演变;罗马帝国的衰亡。 学习提示:了解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改为宽容、利用的原因。 7.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学习要点:建筑艺术;哲学和法学;公历的缘起。 学习提示: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学习延伸: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 8.法兰克王国 学习要点:蛮族国家的建立;查里曼加冕;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 学习提示: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发展和分裂过程。 学习延伸:知道蛮族国家的建立为欧洲注入了新鲜血液。 9.西欧庄园 学习要点:庄园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西欧庄园具有独立的经济、行政和司法权力,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西欧封君封臣关系。 10.中世纪城市 学习要点:城市特许状;城市居民的身份。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中世纪城市与国王的关系。 11.大学兴起 学习要点:巴黎大学的建立,牛津大学的兴起。 学习提示:初步认识欧洲早期大学起源、大学课程设置和目的。 12.查士丁尼法典 学习要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君士坦丁堡陷落。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3.基辅罗斯 学习要点:东斯拉夫人;基辅罗斯。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基辅罗斯国的形成过程。 14.古代日本 学习要点:大化改新;武士与武士集团。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延伸:了解日本的幕府统治。 15.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帝国 学习要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政权特征。 学习延伸:了解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五、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从15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18世纪中叶开始,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显现。到19世纪末,随着拥有先进技术的欧美人对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开发,世界完全联系成一个整体,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和主宰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越来越形成一个整体;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以及其野蛮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1.文艺复兴 学习要点:但丁及其作品《神曲》;达?芬奇及其名画《蒙娜丽莎》;莎士比亚的戏曲。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2.探寻新航路 学习要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3.早期殖民掠夺 学习要点:主要殖民国家;“三角贸易”。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学习延伸:了解世界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 4.君主立宪的英国 学习要点:英国革命的发生;《权利法案》。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进步性。 5.美国的独立 学习要点:华盛顿;《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学习提示:理解《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学习要点: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人权宣言》;拿破仑的活动。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人权宣言》的世界影响。 学习延伸:了解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旧秩序的冲击。 7.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要点: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的来临;现代工厂制度的诞生。 学习提示:理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引起了生产 关系的变革。 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学习要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 学习提示: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 9.俄国的改革 学习要点:彼得大帝的改革;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学习提示: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